11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重点)
2.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素养)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素养)
教学方法
情侣qq
自主研究、分析讨论、合作探究
《答谢中书书》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一定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背景知识
1.了解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2.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3.文体知识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三、基础知识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tuí)    (lín) 
四、课文学习 
1.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山川景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了。
2.积累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一词多义
(1)欲
①夕日欲颓( 将要)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
(2)自
①自康乐以来( 从 ) ;②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感叹总括前文。
4.“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第一个“书”指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第二个“书”指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5.作者笔下的景很美,美在哪里?
  美的空气净化器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交辉为动(光);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中,“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这两句不仅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一种思想观念——描写山水美景,既是人们的共同爱好,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山川之美”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2)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开头,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本文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情感的?
作者在写景时,抓住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长伴林泉的志趣。
9.谈谈这篇文章的文本特。
(1)结构严谨。文章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全文。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2)意境优美。文章意境优美。有山水相映之美:山峰高耸入云,山下清流见底,峰高水清,水给山带来了活力,山为水增添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有彩搭配之美: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景象动人。同时,文章还具有晨昏变化之美以及动静相衬之美。
(3)语言凝练。文章以四言为主,句式整齐,言简意赅。“五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中,“交”“乱”“竞”三词的运用,使颜、声音、动作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十分凝练。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对景物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心意,也透露出作者归隐山泉的高洁志趣。
发财树的养护《记承天寺夜游》
一、新课导入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二、背景知识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创作背景
姑父求你抱紧我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苏轼被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了这篇短
文,对月夜的景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 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三、基础知识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xìng)
校本教研计划四、课文学习 
1.原文及翻译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宛如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