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缺点11.《答谢中书书》教案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③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②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助读资料】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南朝的齐梁时作家,字通明,华阳隐居,有作品《陶隐居集》。齐高帝曾经召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下个夏天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康乐, 即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又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客儿〞。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
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乱,矛盾锋利,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抚慰,此文正是如此。这篇文章,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教学工具:PPT演示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成语。
词语: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成语:
2、请大家展示通过查工具书所知道“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①写字;记录;书写。②字体。③装订成册的著作。④书信。⑤文件。
给刚刚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③装订成册的著作书写——①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④书信楷书——②字体
判决书——⑤文件
3.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个题目。
明确: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4、大声朗读学习目标:
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③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感、读出节奏〕
1.初读课文,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zhui)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u )
2.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给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昆明到抚仙湖怎么走
3.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节奏音韵特点:
明确:音韵美表现为:
1.四字句为主;
2.多为对偶句,对仗工整;
3.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师导:说到这里,老师不得不向大家隆重推出一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文言文文体——骈文。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该文体适于写景而不适于说理。
三、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
花卉兰1.梳理字词:掌握重点文言词语词。
交辉四时俱晓歇
乱颓竞未复与
2.翻译
山水中包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经常谈论。高高的山峰直插云天,清清的流泉明净见底。两岸石壁上,五缤纷交相辉映。那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晓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和百鸟的啼叫声交织成一片;夕阳即将坠落之际,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腾跃。这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妙山水的人了。
①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在翻译的根底上,理清文章结构思路,为背诵做准备。
师导:通过同学们刚刚的翻译,你觉得文章整体写了几幅画面,我们来给他命个名吧。〔板书〕四季之景、晨昏之景。所以文章的结构是: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仰视——顶峰入云
答季俯视——清流见底
谢写之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中景
书
书景晓雾---猿鸣
晨昏之景夕日----沉鳞
抒怀——欲界之仙都,与谢公〔谢灵运〕比肩之惬意
四、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1.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1〕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哪些景呢?
所描绘的景有:顶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猿鸟夕阳沉鳞
〔2〕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点拨: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出来,并使其呈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3. 诗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作者从哪些角度呈现了怎样的意境?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角度提示:山水相映之美、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其一: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仰视,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俯视,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二: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放眼看去,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黄昏红日西沉,山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顶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交辉为动〔光〕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明确意境:清新明丽恬静优美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哪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请举例简析。〔直接+间接〕
明确: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
总------共谈山水特:美
意
春节手抄报内容句子境 分------具体描绘手法、角度⎩⎪⎨⎪⎧山水相映之美——顶峰入云 清流见底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动静相衬之美⎩⎨⎧流水 五交辉 猿鸟乱鸣 游鱼竞跃〔动〕顶峰 青林翠竹 日出雾歇 日落山暝〔静〕
美
总------感慨收束,其与谢公〔谢灵运〕比肩之意
抒发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 ,古今知音共赏惬意之情
五、拓展提升——表达心中之美
1.诵读课文,读出心中之美。
2.拓展练习,表达心中之美。
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100字左右。
雾气渐渐地消散,猿猴的长鸣、鸟雀欢愉的歌声回荡在山林间。黄昏的夕阳即将沉入水底,淡红的余
辉映照在水面,鱼儿仿佛想饱览夕阳的风采,竞相越出水面,却不知夕阳的余辉给它们镀上了闪亮亮的光荣。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尘世里所难以感受的纯洁和平和。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七、布置作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