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期394梦见接吻
百家争鸣
从传播学角度谈中国大陆三次“张爱玲热”
胡燕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南充市637002
摘 要:张爱玲及其作品,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三次掀起热潮。不同时代特殊的传播环境促成了“张爱玲热”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为市场经济下的文学传播提供的新的思考和借鉴。
dos界面关键词:“张爱玲热”;传播学;传媒;受众
颐和园的资料强烈的近义词1943年春,对张爱玲的作品的出版、阅读、评论和研究兴起,形成了中国内地的第一次“张爱玲热”。1980年代,赵爱玲被“重新发现”,掀起第二次“张爱玲热”。1990年代后期,学者对学术史上地位的肯定和大众传媒的兴起掀起第三次“张爱玲热”。
在张爱玲研究史上,对于中国内地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并不多,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介入的研究也很少。
不同时代的文化生产、消费及受众需求,往往能在“张爱玲热”这种文化现象中到契合点,正是这种特定时代传播生态与“张爱玲热”的契合,能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张爱玲对大时代的思考和对现代生活的体悟,传播环境(社会存在)对张爱玲创作和读者接受普遍期待(社会意识)的影响,解释张爱玲热这种特殊文化现象发生的根源。
一、中国大陆三次“张爱玲热”传播环境分析
发达的报业和通俗文化的环境给第一次“张爱玲热”提供了生存空间。当时印刷文化百分之八十都在上海。作为“孤岛”的上海给张爱玲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创作和发表环境,也促使上海市民对于稍显轻松的通俗读物有一定的心理需求。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980年代中期出现第二次热潮,人们开始重估张爱玲小说的文学价值张爱玲自身的文学史地位,用更加客观眼光来品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和美学风格。这使得张爱玲及其作品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促进了张爱玲作品的再版。地方出版社也开始影印或编印多部张爱玲的小说集。书商迎合市场需要流行和通俗小说的读者需求,都开始出版张爱玲的小说及其作品。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影响,精英文化受到了商品经济带来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的冲击。读者对于宏大叙事失去兴趣,转而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期间出现的新写实小说、市民文学、女性文学等小说类型反映了大众的阅读趣味的转变。而张爱玲作品中的雅俗共赏的特性正满足了
这一时期广泛读者的需要。张爱玲小说中全是世俗社会的小人物,这些人物的命运和普通读者的命运在某种程度具有相似性,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二、“张爱玲热”独具的传播要素分析
传播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同样受传播要素的影响。传播者、媒介、受众等传播要素共同催生了“张爱玲热”。
spa美容被传播者自身的努力也是“张爱玲热”出现的原因。张爱玲是一个十分聪敏的人,深谙现代社会的自我营销之道。张爱玲曾主动将自己的小说献给《紫罗兰》主编周痩鹃和《万象》主编柯灵,实现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广泛传播。张爱玲还十分重视作品的二次转化,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使得自己作品能接近许多人。在公演前还发表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评论文章《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和《罗兰观感》为演出造势。张爱玲利用媒体,通过连载小说、话剧、电影、散文随笔、记者采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推销自己的作品。
张爱玲显赫的家世更给张爱玲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传奇彩,激发了读者了解张爱玲并阅读张爱玲小说的欲望。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是洋务派李鸿章,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可是到她父母一代家道完全败落。这种名门的出身本身就容易激起世人的好奇,更给张爱玲增添了传奇彩。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爱和婚姻迎合了读者的猎奇心理,为张爱玲及其作品增加了噱头。
传播媒介推动了“张爱玲热”的形成与发展。90年代的大众传媒特别擅长抓住受众的文化心理并制造兴奋点。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特立独行的性格被作为噱头成为书籍的卖点。出版社抓住读者对张爱玲本人的喜爱在书名上进行夸张和渲染,在装帧上做唯美设计,书页里也附上张爱玲的个人生活照等来提高书籍的销量。出版商从商业的目的出发,追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出现了虚假信息泛滥,过分夸大的嫌疑。媒体围绕张爱玲的身世、个人爱情纠葛、婚姻、去世等,设置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来寻求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这些话题不仅出现在纸质媒介上如书籍、报刊、杂志,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上也进行大势传播和渲染,为的是满足的大众的猎奇心理。
影视的介入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8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如《红玫瑰和白玫瑰》《半生缘》《倾城之恋》和传记被改编为电视或者电影,使得更多的人知道了张爱玲其人及其作品。90年代,互联网开始流行,人们在网络贴吧、豆瓣上发表对于张爱玲小说、电影等的评论,表达对张爱玲的喜爱,还有专门的张爱玲的粉丝团。新兴媒体的兴起又一次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这个华丽而凄婉的民国女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