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教案
导入: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写作背景:
19377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同年8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后,茅盾“带着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像一只失去定夺的小船,浮荡颠簸,
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1939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妹篇的《风景谈》。
教学过程:
一、正音释义:
二、理清思路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
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文中依次写了哪些风景?从所给的词语中为每一幅“风景”个最
适合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明确:沙漠驼铃—高原归耕—河畔声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1     2    34法院个人工作总结  56 )( 78 )(解剖学910
根据小标题将文章划分成6个部分。
三、分析课文
第一幅画面(1)“沙漠驼铃”
设问: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第二幅画面(2)“高原归耕”
设问: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
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泊船瓜洲 王安石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第三幅画面(3自然段酥肉的做法)“延河夕照”
设问: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
明确:
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环境优美,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归纳:这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第四幅画面(5)“石洞雨景”
设问: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
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
第五幅画面(7)“桃林小憩”
设问: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
桃林小息  桃林茶社  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
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明确: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
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作者是这里的风景是留恋的,带着深的感情,因为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的贫乏),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归纳:第四五幅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情景交融的作文
第六幅画面小儿游戏(9)“北国晨号”
归纳:第六幅画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粉红的朝霞+荷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
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卫 ,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
四、揭示主旨
课文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景片断,构成六幅调鲜 丽的画面。这六幅画面是:沙漠驼铃、高原耕晚、河畔夕阳,石洞避雨、桃林休憩和北国晨号。六幅画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赞美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五、全文小结:
课文的题目是《风景谈》,意思也就是谈风景。六幅画面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幅“沙漠驼铃”。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第二幅“高原晚归”。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幅“‘生产’归来”。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第四幅“促膝读书”。“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第五幅“桃林小憩”。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
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
第六幅“北国晨号”。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
六幅画面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解放区的人民和
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是一曲优美的革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