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母题下的多重隐喻
一、叩问内心的生存——我们的记忆在哪里去搜寻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曾经,我们总把目光聚焦在未来,因为在未来,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东西”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日子一天天好转”“一切都会再有的”,所以一切都不在保留。因为那些东西都没有用处了,所以院墙应该推倒,树应该砍掉,圈棚和炉灶也毫无理由存在。
最喜欢的运动目光总是望着未来,熟悉的东西都已成为过去,急切的心已飞向远方,告别的仪式也就不再有存在的理由。那时我们认为,过去的生活不需要证明。但当多年以后,回顾这段经历,却不无懊恼,没有留下一点代表过去的东西。然而,这些没有留下来的却是我们生存的证据,是我们的内心生存的见证。所以作者是不无懊悔地在开篇说了连续用了三个“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语句的反复和参差相结合的语言,强烈地渲染了作者对逝去的记忆的追寻之情。
正因为没有留下记忆的痕迹,才会对自己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即使那些曾经给予强烈的刺激的大风、大鸟的叫声、渗浸到事物背面的月光。
谢师感恩词于是,作者以急迫的心情叩问生命的存在:“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这个梦里,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的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就没有能证实以往的生活。这些都还不够,这些只能证实以往的生活,却不能证实内心的生存。
岁月是一个轮回,那个土坑漫长等待着这一个历史的轮回。修房子挖出的土坑,最终变成房子的归宿地,墙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
韩妆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几十年前生活过的东西都没有了,记忆模糊了,面目全非,对家园的记忆也遥不可及,一切都变得虚无而毫无意义。
宝宝图片背景至此,我们似乎可以领悟出: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要存留一些记忆,使我们的精神家庭不至于虚无而不到回家的路。
喀山国立大学二、“寻家园”的结局的一端——无迹可寻的废失家园
几十年前的一个少年,因为某种原因要离开出生和成长的家长,到另一个“更好的”“什么东西都有”的地方去生活。几十年后,他经历世事沧桑,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少年人喜欢
憧憬,老年人喜欢回忆。面对物非人也非的故乡,自然免不了对失落的记忆的一番追寻。而追寻什么呢,也许就是曾经懵懂少年时轻易的那段恋情,因为年轻不懂得珍惜,因为憧憬着更好的爱情而对当下的爱的证据视而不见;也许是曾经玩耍的伙伴,一起做过的小小游戏;也许就是凝神关注于成人视线中不屑一顾的短短的泥墙的一角……
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着的,过去生活的痕迹,生活的经历实际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躯体之上,更是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来证明?当我们的眼前泛起迷茫的尘土,挡住前望的视线,当我们放下沉沉的行囊稍事休息,我们总会回过头去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品咂品咂曾经的痛苦、欢乐、思考、爱恨……
“家园”意识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寻根”总是一个说不尽和说不厌的话题。古语云:“狐死必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人类在行动上总是向往着未来,追求探索着未来,而情感则常常是眷恋着过去。情感是对关系的体验。未来关系尚未建立,于是对过去种种关系的体验也就占据了情感世界的所有空间。正因为如此,文学深深离不开对失去的童年的回忆,对凋谢的爱情的怀念,对离别的故乡的眷恋……而这些,就是一种“家园”和“寻根”的意识,是对失去的依恋,是要回到那曾经给过我们心灵的安宁与慰藉的生活
状态。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上的表现,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总有回到母体的强烈情感。然而,作者的视野却指向了“寻家园”的结局的一端,人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还能有回到母体去的可能吗?“寻失去的家园”却总是一个遗憾的话题,“家园”已经“废失”,寻也就不再有结果,“回家的脚步”只能迈上的是“虚无之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