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世高 信息来源:武汉音乐学院网 音乐艺术风格作为一种形象,有如人的风度一样,它是从音乐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艺术家主观意识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一种难以说明却不难感受的独特风貌。就“风格”一词而言“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但“风格”一词的含义很广,在社会生活与音乐艺术等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笔者从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概说;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两个方面作一论述。 订货成本 一、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 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是指土家族音乐艺术从各个乐种的音乐旋律、节奏、演唱、表演中所体现的粗犷豪放、雄伟壮丽、肃穆凝重、慷慨悲歌、古朴严谨、欢快跳跃、风趣诙谐、抒情优美等的音乐个性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高度统一中所表现出的具有共同性的、相对稳定性的艺术特。它是土家族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风、民族风格的展现,是土家族音乐艺术之生命。风格作为土家族音乐艺术中所体现的审美范畴,是从音乐艺术整体上所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而被人们感知的,是土家人民在歌唱其民歌的主观心态特征和表现其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物质外壳的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难以说明却又能感受的艺术特质,作为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其特质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在土家族居的社会体中逐渐形成的。 音乐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作曲家们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具体展示,同时是作曲家的思想、情感、个人气质、生活经验、审美意识的反映。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正是如此,只不过创作者不是某个作曲家、艺术家个体,而是一个由相当数量的个体所构成的土家族体,它是土家族聚居之地的社会体的思想、情感、生活、民风民俗及审美心态的综合反映。 土家族的音乐不象作曲家、艺术家的作品一旦完成即便定型,它是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是在不断的口耳相传中衍化与完善的,它的艺术风格也是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土家人民既是创作者、歌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同时也是批评者。这种六位一体的土家族音乐艺术之风格得以形成的传承过程,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自然与文化背景中完成的。而其中对土家族音乐艺术影响最为明显的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与民风民俗。土家族音乐艺术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非一成不变,所以、土家族音乐在口传心授中不断地衍展变化。土家族音乐的这种变异性特点是否说明它没有一个称之为风格的较为稳定的艺术表现形态呢?可以肯定的回答,并非如此。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创作成熟的标志,土家族音乐风格的形成正是如此。如前所说,对于土家族音乐风格影响最大的是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风民俗,而且任何一个土家族乐种的产生与繁衍都是无数土家族人民长期口传心授、精雕细琢的结晶。流传甚广,风格鲜明的音乐,如《龙般调》、《摆手歌》等更是如此,它们是土家族体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当体的审美意识趋于成熟时,就逐渐形成了以一定艺术化的表现客体为目的地形象体系,而体现这种审美意识——形象体系的民歌也就形成了其区别于其它体的风格。如源于同一民族的湘、鄂、川、黔土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族源关系,但分别在田野农耕,江上拉牵、山中狩猎、女出哭嫁、娃生打喜、为亡灵跳丧等不同的生存条件下造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 风格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家族音乐的衍展与繁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更具特。土家族音乐风格是与族聚居的土家人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并在不断的变异、发展中体现其生命的活力,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在这种变异中发展是以一定的稳定性为基础的。它的音乐风格的存在与语言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社会成员的约定俗成为条件的。这种约定俗成是文化心理的趋同性,它有着巨大的传统贯性力量,很难短时期内迅速改变。因此,它就成了艺术风格得以有相对稳定的共同性的基础。一切变异都是在这种趋同心理基础上进行的。在这里并不排出土家族中杰出的个体民间艺人具有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可以使本来不被人们注意的民间歌手、民间舞蹈焕发出耀眼的光彩而被世人瞩目。但这种独创性并非是无源之水,它正是在土家族体于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的地域背景中所形成其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是在普遍性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众之代表。 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中得到体现。从狭义看,表现为某一首歌或某几首独具个性的歌;某一个舞或某几个独具特的民间舞或某几个特殊的个体动作。从广义上讲,又可表现一类乐种或一种舞蹈所共有的审美特,它既可以表现于某一杰出艺人的演唱中,又可表现在歌词或曲调中;它既可以表现在土家族舞蹈语汇中,又可以表现于具有独到表演才能的舞者表演中。由于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地域和土家人聚居之体中形成的。因此,它既是土家人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反映,又是历史所造成的民族性格的体现;既受土家族方言土语的深刻影响,又受特殊环境所形成的审美潜意识的制约。 二、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要素 土家族音乐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与唱、奏、蹈结合而存在的,从而形成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的基本要素。 (一)土家族音乐 土家族音乐包含着歌曲,纯音乐、多声性纵向进行的击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其音乐形象的本质主要集中在旋律上,它是音高、时值、曲调风格各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之后而呈现的完整的乐思陈述。 1.土家族音乐旋律雪莲子的作用与功效 在土家族音乐中,一定特点的音调的成音与该地的语音音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要真正体现审美意义上音乐风格的能力却是语言所不能及的。如土家族地区湘、鄂之比,鄂西利川的口音与四川相近,但和湘西的口音比较却有很大的区别,而在音乐上也有近似与差别之处,其共性是都采用五声性音阶,而不同点则是旋律进行中音程上的区别。从鄂西、利川的《龙船调》可以看出鄂西土家族的音乐多采用三度音程进行,偶而加上六度大跳音程与之结合,充分展示出鄂西土家族音乐旋律独特的风格特点。再如湘西《摆手歌》,从中发现湘西土家族民歌多采用三度小跳与四度、五度大跳及级进下行相结合而展示出音乐特殊的风格。在调式上湘、鄂土家族也各有特点,鄂西土家族多采用徵、羽调式结合;湘西土家族多采用商、徵调式结合。由此可见,在土家族地区中由于地域之差同样会产生不同旋律的特点。 在旋律音调逻辑上的连贯进行的旋法,是构成旋律各因素的有机结合。它以五声音阶作为土家族音乐思维的基础,以音调为基本的音乐语汇,以节奏为时值律动的体现形式,用不同的方法相互作用形成土家族各有特的旋律。 2.土家族音乐节奏 全国医学院校排名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土家族音乐中各个不同的乐种其节奏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同类乐种往往有着近似之处,如鄂西、湘西在山野间演唱的“山歌”节奏。 例1 《太阳落坡坡背阴》鄂西 例2:《跟哒①沟沟走》湘西 稍自由地 我们可以从上两例同一乐种的山歌节奏中清楚的看出,二者都有悠长的时值,虽地域不同而节奏极其近似,都可体现出单个音的魅力,而随语言的起伏,旋律更显高亢明亮。但与劳动民歌节奏却截然不同。如: 例3 《抬石号》鄂西 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号子为两个乐句的无限反复,同时其节奏型都极其相似,从节奏型中可以看出具有抬石行走的那种弹跳性动感。第二乐句的后两小节节奏略有变化,但仍具有那种动感。 将上述山间野岭中之“山歌”的节奏与“劳动号子”节奏相比,两个不同乐种的节奏迥然不同,前者节奏悠长自由,表现空旷山野之景;后者节奏规整近似,表现抬石劳动中的律动性。劳动民歌因要配合各种劳动动作,故音乐节奏必须有一种节律律动性,旋律也较为简洁,而且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节奏也会更为激烈、鲜明,音乐语言也更为简略,二者绝不会混淆。再如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摆手歌》等与庄重、肃穆的祭祀宗教性歌曲《白鹤仙》、《土家族神歌》等绝不会有风格上的雷同,可见,体裁不同,其节奏也有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起制约风格的作用。 3.土家族音乐调式 土家族音乐在传承中根本没有调式这一概念,如果把土家族音乐旋律与调式这一名词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虽然调式与土家族音乐中某种音阶有密切的联系,那纯是一种偶合,因为土家族在音乐的世代相传中并没有采用调式之模式去组织构造音乐,可以说土家族音乐与其调式相联系的某种音阶是基于语言或乐器、乐制、或乐律、或特殊的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土家人民特殊的音律感、由此,土家族音乐与调式相对照其曲调大多属于宫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三种不同的五声性调式。 调式的特殊性与旋律框架结构的特点及音调内在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旋律运动的规律特点。如土家族音乐中的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别具特;此外,在土家族部分地区,其民歌旋律中出现“#6”与“6”、“#5”与“5”(湘西、永顺),从而形成鲜明对比,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在一定条件下“#6”与“6”共存的羽调式和“#5”与“5”共存的徵调式五声音阶便成为土家族音乐中独特的形式,由此充分显示出土家族音乐的独特风格。 尽管这些音乐与我国的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三种律制不完全相符,也不能从律学、声学、史学上得到完满的解释,但土家族音乐中的这些特点却形成了土家族音乐中所独有的风格是不可否认的。 (二)土家族民歌 1.土家族民歌的歌唱 在土家族聚居的这一体中,其民歌的歌唱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音高、音、力度和时值上的细微变化,歌唱中以“滑”、“倚”、“颤”、“假声”等手法的不同运用,体现出土家族民歌歌唱中特殊的内涵,它是歌唱中具有风格标志的艺术手段;同时,土家族民歌歌唱中也注重使用悠长的气息演唱音域宽广与跳度较大而波浪起伏的旋律。这些特殊的歌唱方法却因不影响信息的交流而更多的受着传统心态的控制,故更长期的保持了原有的状态。土家族民歌在原生的状态传承中,不仅是歌词传承,而且独特的唱法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较忠实的传承。由此,通过民歌唱法而更加显示出土家族音乐艺术独有的风格。 2.歌词 歌词是土家族民歌中直接表达思想内容的文学部分。“喜者歌其乐,愁者歌其苦,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正因为土家族生活在这一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之中,其历史发展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艺术传统、语言等必然反映到土家族民歌的歌词之中,由此形成独特的题材特。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薅草》、《抬石》、《拉牵》、《采茶》等劳动歌曲;不同的习俗产生了《打喜歌》、《器嫁歌》、《丧鼓歌》等风俗民歌。土家族歌词多采用七字句,如:“晚风轻轻摇树梢,月亮静静上楼角,么妹轻轻往外走,金竹林里会阿哥。”五句子歌也是土家族一种独具特的民歌,如:“男在高上打一望,妹在河里洗衣裳,男向妹子把手招,妹在河里抬头看,棒槌捶在石头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土家族民歌的多样性,多样化的题材不仅本身成为风格的一个特点,而且必然会反映在作为音乐形态主体的曲调之中,从而对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衬词 在土家族民歌中,衬词运用较为广泛并具有独到之处,如“哎呀佐”、“嗬也嗬”、“哎哟也”、“喂衣哟”、“罗”、“哪”、“嘛”、“哦”、“啊”、“哇”、“唉”、“罗儿”、“里兰当”等等等等,这些衬词作为语言成份的表义是有限的,但与曲调结合后确有很强的表情作用,它也是土家族民歌歌词中能影响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土家族聚居之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所用的衬词也不尽相同,其中的虚词一般都是土家族各地方言中常用的口语音节或贯用语,以此表现出土家族的民族特,有时仅凭民歌中独特的衬词即可确定土家族民歌的地域性,巧妙的运用衬词还可改变正词韵律,使其民歌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突出土家族的特殊风格。 土家族民歌的歌词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而存在的,它与曲调结合以后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直接诉诸听觉的形态而存在的。不同的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衍变中形成的,曲调的形成也是如此。以致于很多风格鲜明的优秀民歌不用原语或带有原语特点的释语去演唱就无法表达原曲的艺术意蕴。可见、歌词在民歌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 土家族音乐是一种富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民族音乐,它与歌词及演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旋律、节奏、调式、歌唱、歌词、衬词等是由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因素所决定的。从而体现出土家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
雅思查分 |
相关文章是什么 |
·试论生存环境之差异对土家族民间音乐留存的影响 |
·土家族音乐的艺术风格 |
·湘西土家音乐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研究的结合 |
·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
·近年来土家族音乐研究论文综述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