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
学校:巴州尉犁县第一小学
科目:语文
执教:马杰
教材简析:猜猜我是谁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目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通过美与丑、善于恶的对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圆明园的毁灭》是建立在上单元感受父母之爱后的感情升华,是第七组重点训练项目“写文章要有中心”的范文之一,为下单元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新词,能抓住重点字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放法。
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假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方法与评价: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
专升本考试试题(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是谁让这座闻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突破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本科以启发方
眉头长痘痘式讨论方法教学。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能力,培养情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片新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在课前预习你们把书读了几遍?
生:两遍。
师:我看三遍的吗?
生:我(三,五个举手)
师:好,请坐。有超过她的吗?你看了四遍,很好。看一遍是预习,两遍就不错了,看4遍更不得了了。这叫自学,自觉的学习。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
。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的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教师巡视)我发现大多数的同学把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下来了,这叫会读书(教室巡视)
师:又读一片课文后,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上课前)完全不一样,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感情统统写在每为同学的脸上。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女孩子学什么专业好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了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他读出一个难过,痛心,恨(板书“恨”子)注意“恨”这个字的写法,竖心,先边后中间,这位同学说了1、他很
英法联军。2、他恨清朝政府地腐败无能。同学们,你读到那一段最恨。
生:第五自然段。
师:读到第五自然段最恨,请同学们在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请你读第五自然段。(一生站起来读)师:请坐。看黑板,(板书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这个“掠”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烧毁了吗?同学们在看书,这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师: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列子说说?(学生没有说的)那好,我这里有一段真实资料,请读一读——
生: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伴奏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面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斧头,把家具
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木棍,将不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师:有感受吗:(学生纷纷点头)好,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生:“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学生个个表情严肃。师:实在运不走得就“任意”毁坏?师怎么“毁”?
女英文名大全>响亮生:拿不走就砸,摔。拿不走也不给中国留着,都给弄坏。生:我知道他们用抢毁坏大镜子,把上好得花瓶瓷器等随便往地上一仍??(老师再次出示资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