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学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清明节的来源的故事 骂人词汇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花傍晚时分才拣拾起来。”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
qq邮箱网页登录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二)复习引导
1、强调课前复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努力。
2、强调多读。本文作者是文白转期的文学家,作品精深,较难懂,人言《朝花夕拾》是没有呐喊的心底呐喊,故必须熟读。另外,语感是语文的生命,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故必须多读。
3、强调积累。丰厚语文积淀,包括学法积累和基础知识积累。
4、强调自主设疑,合作学习,勇于探究。
(三)审美鉴赏
1、十分注意人物刻画。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中的范爱农。2、 文体不很一致。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夹叙夹议,描述往事也批判现实穿插交织,有较多的杂文笔法。《藤野先生》《范爱农》重在写人。3、 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2、刻画人物方法有:
a、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如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b、如实描写,如写藤野先生衣着马虎等。c、饱含感情,常有凝练的抒情文字。
3、全书贯穿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自己。“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迫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出走,成为爱国青年等。既具有传记意义,又因注意性格刻画,“我”又是个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
炒棋[解析]这类试题主要根据提示填写作者、篇名、人物形象等。
[参考答案]《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猫·狗·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解析] 本题新在不仅考查我们对名著篇目的了解程度,还考查我们对名著的深入探究程度。这道题实际上是检测我们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对名著的深入思考。因此,同学们在看名著时,切不可走马观花,要反复阅读,不放过每一个疑点,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参考答案]①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
所以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 (说出身份、事情、意思即可)
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阿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之情。
3、《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常疙瘩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朝花夕拾》作品的熟悉程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上所节选的内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参考答案]1、《旧事重提》 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4、假如你是一位阅读文学名著的积极分子,请在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推荐给自己的好友。
备选作品:《朝花夕拾》《水浒传》《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书名:《 》
推荐语(60字左右):
[解析]在把握作品整体或局部内容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技巧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启迪等角度出发,以较准确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表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收到宣传推荐的效果。)
[参考答案]:《朝花夕拾》 鲁迅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寻救国之路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二、复习阶梯评估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___ (体裁)集,共 10 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__________ ,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 、第一篇作品__________ 是针对__________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_________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5、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6、“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有时候“我”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一时”“我”又为什么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呢?
7、鲁迅本人说《范爱农》一篇写法较差,是不是较差?差在哪里?
8、“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9、《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10、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