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级  语文  学科“五优生本课堂”导案
协议范本avltool
课题名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课型
诗歌赏析
综合评语设计教师
盖志华
备课时间
授课周次
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解宋词流派,读懂诗歌的内容。
技能目标
体会词人的情志,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素养目标
培养热爱诗词的情怀。
教学重点
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解宋词流派,读懂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词人的情志,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诵读法、对话法
教学准备
歌曲《但愿人长久》(王菲)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课前展示
匠心导入
他,才华盖世,贡献卓著。散文与韩、柳、欧比肩;诗同黄庭坚相齐;词与辛弃疾并举;书法、绘画也属开山之尊,在他所涉及的领域里,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他,勤政爱民,造福苍生。历仕四朝,屡任地方官。所到之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百姓拥戴,有口皆碑。并多次向朝庭进言,革故鼎新。显示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雄才大略。
他,乐观豪迈,睿智旷达。政治上的失意令许多封建官僚深陷泥淖而无力自拔,发出英雄末路之叹,则失意不失志,一曲“大江东去”,千古绝唱唱到今,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感魅力。
他就是——苏轼。有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板书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深情介绍学生倾心聆听
五优课堂
一、听月入境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王菲)。
2.切入课题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苏轼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著有《东坡全集》等。
二、读月知味
1.听读哈多利系博美犬
倾听教师配乐范读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进一步感受诗词情境。
注意:阙(què) 琼(qióng) 绮(qǐ) 胜(shēng)
      婵(chán)娟
2.自由诵读,划分节拍,读出词的特点。
读准节奏: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译读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4.齐读带感情齐读,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做出相应的态势语言,可配钢琴曲《思乡曲》。
三、问月悟情
师:你从词前小序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
写作背景:
苏轼与苏辙从小志同道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如乌台诗案后,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削夺官爵为哥哥赎罪。他们的书信往来非常频繁,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一百多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达130首。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被贬到杭州,这时苏辙在济南为官,苏轼为了离弟弟近一些,请求到密州出任。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苏辙已有七年不见。
过渡语:那么,作者还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信号呢?请同学们一,议一议。
1.问天
(1)再现上片词人望月画面,词人问了青天什么问题?
预设:“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美丽的明月呀,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的呢?天上也有跟人间一样的纪年吗?天上是不是有不一样的世界?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2)天上有什么呢?
预设:明月、宫阙、琼楼玉宇。还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
(3)词人对天上有什么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天上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者向往之,从“归去”可以看出来。天上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作者真要飘然离去的时候又徘徊犹豫了,从“恐”可以看出来。
(4)作者在现实中政治失意、手足分离,所以想要寻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最终没去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对人间的留恋,从“何似”可看出天上虽美,却比不上人间温暖的烟火气息。
2.问月
从“转”“低”“照”三字可以看出,明月似一个有情人,脉脉含情地注视着无眠的“我”。“我”要问问月儿“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什么有此一问?
预设:作者好像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问心:作者的“问心”之语是哪几句?怎么理解?
预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宇宙、人生难有十全十美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释怀,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4.问候:如何理解结尾两句的含义?
预设: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问候和祝福:尽管人间有离别,有缺憾,但生活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和天涯相隔的亲人共赏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安慰。词人情感得以升华,熔古铸今,炼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表达出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堪称千古奇绝。
四、写月明理
请将词的下片,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预设:在月和清风中,我的影子开始起舞,恍惚中似乎天堂就在我的眼前。影子随着月光转过那雕梁画栋,穿过阁楼的阻拦。何人在此处失眠?何人在此处低吟?或许我不该怨恨这让我想起离愁的月,月有什么错?错的只是我。世上不会有永远,有团聚就有分离。人的悲喜离别就是一场自古以来的痛苦,就像月也有圆缺的苦恼。完美从来都不属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学生根据小序考并回答问题
可教师口述也可以请了解的学生分享。
小组合作研讨派代表交流分享
教师指导:
用第一人称
适当合理想象
展示内心独白
友谊的意思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于人间。远方的人啊,希望你的生活永远美好,大家虽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皎洁的月光。
五、唱月留香
课外学唱《但愿人长久》、《思乡曲》(霍勇)等歌曲。积累名家咏月的名句,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万重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倾听、跟唱
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词并完成达标同步练习。
个案补改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