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雕中的攻玉与解玉   中国制玉工艺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产劳动。在生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 ?《礼记·学记》中有“玉不琢,不成器”。《诗经·卫风·淇奥》中更有“如切如磋,设计作品展示如琢如磨”的诗句,其中就有琢玉技术的描绘,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所指的是琢玉的工艺程序。切就是把玉料解开,磋就是对玉料进一步的成形修整,琢就是雕琢花纹和成器,磨即是抛光。《诗经》讲述了如何琢玉同时又更为 形象贴切地比喻君子修身要像加工玉器一样。那么古人又是用什么材料对玉石进行切、磋、琢、磨的呢?《诗经·小雅·鹤鸣》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 ,可以为错”的诗句。这里被用来“攻玉”的“它山之石”,一般指两种材料,一类是“错”,即磨玉用的粗石,另一类是“攻玉”用的解玉砂,用于粗加工和精 加工。
  而后者最常用。
  根据有关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某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便有玉器出土。早期的所谓玉石包括 的种类比较多,有些是我国现代所称的软玉,摩氏硬度6~6.5;有些是水晶、玛瑙等,摩氏硬度7。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虽然出现了金属工具,可是前者硬度 仅为3后者硬度为5.5,难以雕刻硬度较高的玉石。显然,为了攻玉,我们的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到了等于和大于玉石硬度的研磨材料——解玉砂。
  《天工开物》曾具体描述攻玉时的某些情形。玉工剖玉时,以水盆盛砂,一边用脚踏动铁制圆 盘旋转,一边添加拌水的解玉砂,一点一点把玉划断。无论是大块还是支解的碎块,量材加工大器或小件饰物,都需经锯出外形、琢出雏形、雕刻线纹、修整表面、北京购物 钻孔抛光等工序。磋磨成型及钻孔用杆钻(金属或木质)或管钻(竹管)沙浆不断旋转钻进而成,雕刻用解玉砂,抛光则用皮革和木质物。我国新石器时代用不同粒 度的解玉砂在开料、造型、研磨、雕琢、抛光、钻孔等方面均已显示出较高的制玉水平。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最早对国内解玉砂进行科学定名。指出民国初期所折飞镖的方法 用的解玉砂有两种,一种是红砂,其赤褐,产于邢台,验之即为石榴子石;一种是紫砂或紫口砂,其青暗,验之即为刚玉。这两种矿物一般呈大小不等的结晶颗 ,现代主要制成砂轮、砂布、砂纸及充当研磨砂,优质者可作钟表、精密仪器的宝石轴承,透明艳且粒大者本身就是工艺宝石。由于它们硬度高、耐磨性强, 含石榴石、刚玉的原岩经风化、剥蚀、搬运后,常以矿床形式富集为工业矿床。在生产实践中,人类不仅逐渐揭示了解玉砂的矿物属性,而且发展为可以人工制造。安然公司 目前,高级铝土矿制成的人造刚玉,已大量替代天然刚玉。人工合成的超硬磨料如碳化硅、金刚石、氮化硼等则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并且其粒度多达数十种之多, 满足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研磨需求。 2 / 4 高松市 首页 1 2 3 4 末页平安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