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之名席慕蓉
第1部分 回望——自序
时光长卷
谁说绵延不绝,
谁又说不舍昼夜, 其实我们的一生只是个 空间有限的展示柜 时光是画在绢上的河流
这一生的青绿山水
无论再怎么精心绘制 再怎么废寝忘食 也只能渐次铺开再渐次收起
凡不再展示的
就紧紧卷入画轴
成为昨日
2010.7.4
执笔的欲望
——敬致诗人池上贞子 一生或许只是几页 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 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 还在灯下
这执笔的欲望从何生成, 其实不容易回答
我只知道
绝非来自眼前的肉身 有没有可能
是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
左传简介无邪又热烈的灵魂 冀望借文字而留存, 是隐藏也是释放 为那一路行来
频频捡拾入怀的记忆芳香 是痴狂并且神伤 为那许多曾经擦肩而过之后 就再也不会重逢的光影图像 是隐约的呼唤
是永远伴随着追悔的背叛 是绝美的诱惑同时不也是那 绝对无力改变的承诺,
如暗夜里的飞蛾不得不趋向烛火 就此急急奔赴向前
头也不回的我们的一生啊
请问
还能有些什么不一样的解说, 今夜窗里窗外
宇宙依然在不停地消蚀崩坏 这执笔的欲望究竟
从何而来,
为什么有人
有人在灯下
还迟迟不肯离开,
2009.1.7 附注:池上贞子教授是我的诗选集日译本《契丹的玫瑰》(东京思潮社)的译者。她邀 我为
此译本写一篇序,我遂以此诗为序文的开始。
一首诗的进行
——寄呈齐老师
一首诗的进行
在可测与不可测之间
(譬如赴约 有时舟车顺畅而又静定 有时却是在出发之后 才能发觉踏上的 怎
么会是一条全然陌生的路径) 仿佛已经超越了我们自身的种种认知超越了悔恨和怅惘
或者寂寞或者忧伤
眼前是一片模糊的荒芜
远方有光
却是难以辨识的微弱光芒
“俱往矣~”“俱往矣~” 耳旁不断有声音低低向我提醒 仿佛要拦阻我的前行
可是那已经逝去了的一切时刻 不也都曾经分秒不差地
在我们的盼望和等待之中微笑着 一一翩然来临
内痔疮的症状不也都是曾经何其真实贴近 可触摸可环抱的拥有
即使成为灰烬也是玫瑰的灰烬 即使深埋在流沙之下
也是曾经傲人的几世繁华 (生命曾经灿放如花 如一季又复一季永不结束的盛夏)
因而今夜的我
并非再多有贪求
我只想知道
是什么还在诱惑着我们
执意往诗中寻去
出现在灯下的这些散乱的文字
究竟又是由谁在控制
意念初始如野生的藤蔓彼此纠缠 是忽隐忽现的鹿挪移不定 我摸索着慢慢穿过
那些被迷雾封锁住的山林深处 听见溪涧轻轻奔流跳跃的声音 我的诗也逐渐成形终于
来到了皓月当空的无垠旷野 才发现
在字里行间等待着我的解读的 原来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是来自辽远时光里的
一种仿佛回音般的了解与同情 (直指我心啊天高月明 旷野上是谁让我们重新认识 并且终于相信了 那一个在诗
中的自己)
中华字经据说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 岩岸的剥蚀大多是来自海浪 而我此刻脚步的迟疑蹒跚以及 心中欲望的依旧千回百转
能不能也有个比较简单的答案 是否只因为
爱与记忆曾经无限珍惜
才让我们至今犹得以得以 执笔, 2009.7.31
明镜
——再寄呈齐老师
您曾经说过:时间深邃难测, 用有限的文字去描绘时间真貌, 简直是悲壮之举。
而如今
文字加时间再乘以无尽的距离 遂成明镜
安全教育平台如倒叙的影片在瞬间
将一切反转
才能含泪了然于所有的必然以及 一生里的许多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纵使回到最初面对的
仍是烽火漫天尸横遍野的昨日
可是镜中与镜前的这个人啊 却怎么也不能否认
系住灵魂免于漂泊的另有一根金线 如文学之贯穿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有些领会日夜在心
何等幽微何等洁净
或许有人会说只因为在那时
生命曾经是
苏州园林导游词何等不可置信的美好与年轻 其实明镜既成
您就无需再作任何的回答
这一泓澄明如水的鉴照
正是沉默的宣示向世界昭告 历经岁月的反复挫伤之后
生命的本质如果依然无损
就应该是近乎诗 2009.10.6 穿越作文
附注:8月27日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的《一首诗的进行》,由于没有先给齐邦媛教授过
目,所以未敢加注。想不到发表之后,齐老师竟来电话相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