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本科)
                  四川省教育厅           
                  西南交通大学           
                        理论力学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力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工程力学           
                  杨翊仁             
                20121116        如何烤蛋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一二年九月

     
一、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四、 推荐单位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 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六、 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原课程负责人
杨翊仁
性 
出生年月
1959.02
最终学历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博士
行政职务
现课程负责人
杨翊仁
性 
出生年月
1959.0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博士
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
力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610031
研究方向
流固耦合振动,结构动力学
负责人更换原因
教学情况
1. 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每学年讲授面向全校土木和工力、结构等专业的理论力学A,每周学时3
2.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振动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5届共450人;
(2) 流体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3届共260人;
(3) 计算结构动力学,硕士生专业课,周学时35届共53人;
(4) 流固耦合振动,博士生学位课,周学时35届共10人。
3.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设计并指导多项本科生的研究型、开放型实验;
每年指导2名本科生毕业论文,5届,共10名;
指导本科生SRTP,共5人。
4.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理论力学四川省精品课建设,四川省项目,2007
(2) 理论力学国家精品课建设,教育部项目,2008
名人读书的故事50字(3) 工程力学四川省特专业建设,四川省项目,2008
(4) 工程力学国家特专业建设,教育部项目,2008
5. 第一署名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杨翊仁.理论力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6.
6. 获得的教学奖励
(1)   “全方位构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平台”,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获奖人。
(2) “全方位构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平台”,2008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获奖人。
学术研究
1. 主持的研究课题
(1) 高速列车气动弹性系统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58),2009-2012,主持人;
(2) 高速飞行薄壳气动弹性非线性振动复杂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6024,2006-2009,主持人;
(3) 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项目,2009-2011,主持人;
(4) 高速列车流固耦合基础力学问题研究:教育部高校基本业务专项基金,2010-2012,主持人;
(5) 燃料组件控制棒落棒分析程序研究:中广核集团,2011-2012,主持人。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1]  Li, P., Yang, Y.R. (杨翊仁), Zhang, M.L Yang Yiren. Melnikov’s method for chaos of a two-dimensional thin panel in subsonic flow with external excitation.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1, 38, 524-528. SCI收录)
[2]  Li, P., Yang, Y.R. (杨翊仁), Xu, W.Nonlinear dynamics analysis of a two-dimensional thin panel with an external forcing in incompressible subsonic flow. Nonlinear Dynamics.2012,67(4): 2483-2503.SCI收录)
[3]  Li, P., Yang, Y.R. (杨翊仁), Xu, W., ect. On the aeroelastic stability and bifurcation structure of subsonic nonlinear thin panels subjected to external excitation.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2012, 82(9):1251-1267. SCI收录)
[4]  Dalin Chen, Yiren Yang(杨翊仁民俗文化传承), Chenguang Fan.Nonlinear flutter of a two-dimension thin plate subjected to aerodynamic heating by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8, 24(1):45-50. SCI收录)
[5] Cao, D. Q., Yang Y. R. (杨翊仁) and Ge Y. M.,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approach to stability measures of linear neutral systems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2007, 17(1):95-105. SCI收录)
2.
课程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签字
杨翊仁
cis策划
1959.02.
刘邦的妻子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建设、课程讲授、教学研究
谢建华
1957.01.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建设、课程讲授、教学研究
葛玉梅
1965.01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讲授、教学研究
沈火明
1968.08.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建设、课程讲授、教学研究
张明
1958.09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建设、课程讲授
柳葆生
1955.06
教授
工程力学
双语教学,课程讲授
刘菲
1964.01
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讲授
唐怀平
1967.02.
副教授
工程力学
课程讲授
郑小武
1971.04.
副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讲授
鲁丽
1978.7.
副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建设、课程讲授
乐源
1974.2
副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讲授
张明禄
1978.12
副教授
流体力学
课程讲授
李翔宇
1980.10
副教授
一般力学
课程讲授
范晨光
1979.10
讲师
工程力学
课程讲授
王凤勤
1957.08.
高工
一般力学
实验授课
高淑英
1936.11.
教授
一般力学
顾问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职教师和教学实验人员15人,顾问1人,专职教师中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谢建华教授曾任教育部工科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委员。
表一:课程团队结构一览表
知识结构
职称
教授8人(其中博导3人)
副教授6
讲师1
高工1
学历
博士14
在读博士1
硕士1
本科1
年龄结构
51555
45503
36443
35岁以下4
学缘结构
外校5
本校11
师资配置情况:辅导实验老师与学生的比例大约为1220
本课程的承担者较早在我校提出并开展了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体现为:
(1)在教学方面: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指定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其导师。制定了培养计划,签署了目标责任书,使青年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目前有4位青年教师列入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位被中国力学学会评为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1位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2)在科研方面5年来,学院引进到本课程团队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出国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术水平。近五年已有3人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在读的有1人。
实践证明这样的措施使青年教师在各方面得到了更快的提高,已成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生力军。
教学
改革
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本课程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国内外本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近五年情况如下:
一、教改项目
序号
主持人
在研日期
1
国家力学教学基地基础力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柳葆生
国家级
2005-2009
2
创建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特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沈火明
四川省
2005-2008
3
理论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杨翊仁
国家级
2008-2012
4
普通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沈火明
四川省
2010-2012
5
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
龚晖
国家级
2008-2012
6
工程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
沈火明
国家级
2010-2014
二、教改成果
序号
奖项
时间
获奖人
1
全方位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平台
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
杨翊仁(1)沈火明(2
2
全方位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平台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杨翊仁(1)沈火明(2
3
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强化特 全面提高力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
沈火明(1)杨翊仁(2
三、教改论文
序号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署名
1
力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沈火明(1
杨翊仁(3
2
力学课程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沈火明(1
杨翊仁(3
3
工程力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第四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沈火明(1
杨翊仁(2
4
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全面推进基础力学教学改革
第三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沈火明
5
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学教学资源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沈火明
6
基础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沈火明
7
从课程设置比较中美研究生培养的差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蒋晗(1
沈火明(2

3.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