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猪肉白菜包子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2.抓住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钹镲
qq邮箱图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2.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我们刚刚过了春节,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2.每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为什么喜欢过春节?
3.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件出示: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4.简介作者老舍。(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生字:蒜醋饺摊拌眨宵燃贩彼贺骆驼恰
(2)认读词语: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
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一律
彩绘分外
2.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写了哪些重要的节日。(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风俗习惯
3.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4.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了吗?(时间顺序)
三、默读课文,了解春节的时间和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按时间顺序分几个阶段。
(1)第1—2自然段:春节在腊月初旬开始
(2)第3—5自然段: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3)第6自然段:腊月二十三
(4)第7自然段:过了二十三
(5)第8自然段:除夕
(6)第9—11自然段: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
(7)第12—13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
(8)第14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并填在表格的右边。填完表后小组合作,内容不完整的要补充完
整。(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铺户加紧上年货;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祭灶王、放鞭炮、焚化灶王纸、粘灶王嘴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元旦高速免费吗2020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贩们摆摊儿,庙会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
正月初五、初六拆除房屋
庙会风光起来,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买玩具,还有赛轿车、赛马、赛骆驼,铺户开张,伙计们还可以轮流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元宵节
看花灯、店铺招揽顾客、孩子们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教师板书)
四、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3.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五、拓展总结,布置作业。形容花漂亮的词语
1.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板书设计】
1 北京的春节
时间: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印象:热闹忙乱喜庆团圆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
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深入详写片段,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
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老北京春节习俗的同时,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如翡翠”和“味双美”两个词,从中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还有“除了
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的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先生从香味到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的描写非常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儿,庙会并不十分热闹,人们都忙着彼此贺年。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灯的特点。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有的一律是玻璃的”“牛角的”“纱灯”“各式各样”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节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4)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四、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先生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板书设计】
1 北京的春节
腊八忙碌
除夕热闹
正月初一悠闲
元宵红火、美丽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