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生肖属蛇的最佳配偶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本词上片缠绵悱恻,写对月怀人,描绘出作者对“天上”“人间”的矛盾心理;下片乐观旷达,富有哲理。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既表明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好像是在写对月亮的怨恨,实际上则显示出了诗人对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之情。
D.本词语言如行云流水,洒脱自然,意境超凡脱俗回味悠长,是千百年来吟咏中秋的著名作品之一。
2.谈谈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共赏议论皎洁的明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
3.“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西安大学分数线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5.词中的“子由”指的是作者的弟弟(苏辙)。
免费范文网6.“照无眠”中,作者“无眠”的原因是:⑴(欢饮达旦);⑵(怀子由)。(用文中词句回答)
7.上片中画线句体现了作者(既向往天上,有留恋人间/苏轼调任密州,对现实存有不满,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但这种打算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他故意出天上生活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的矛盾心理。
8.“关于王维的诗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恨”的意思是(怨恨)。这句话通过对圆月的埋怨,更表达出了作者这样的情感:(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9.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该词中最能体现他这种创作风格的句子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理由是(作者的提问,似乎是在追问明月、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奇妙。他将青天当作朋友,把酒问天,显示除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10.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诗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2.这首词绘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注意景语、情语的关系,以及景语、情语在这首词中特殊性。)
作者描绘了中秋月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自己乐观旷达的情怀。
13.这首词被传诵千古的原因之一是它丰富、奇妙的想象,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词中想象的妙处。
词中想象部分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内容上看,作者想象
的天宫里虽有琼楼玉宇,却十分寒冷;从表达的情感看,作者虽向往天宫,但有留恋人间生活。想象部分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
14.请分析“昆山店面出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加点字的作用。
“转”“低”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情形,暗示夜已渐深;“照”表现了作者难以入眠的感受。这三个字表面写月,实际写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怀着复杂的心境难以入眠的情形。
15.词中的横线上应填写的正确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高处不胜寒 (经受不住)
(2)何似在人间 (哪里比得上)
17.这首词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这首词中通过对中秋月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也抒发了自己乐观、旷达的情怀。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中写了很多带有塞外特点的景物,其中(征蓬)、(归雁)是作者的自况,既点明了路程的遥远和出塞的时节,同时也暗含了受人排挤的抑郁之情,与后面诗句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共同构成了一幅苍凉壮阔的边塞图景。
2.“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评点,请你从图画的构图美、彩美、线条美、意境美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示例:画面空间宏大,富有层次。向远处延伸的长河、向高处延展的孤烟、无边的大漠、天边的落日,构成了十分开阔的场景。
彩美示例:彩对比强烈:黄的大漠、白的孤烟、殷红的落日、白亮的长河,画面彩鲜明艳丽。
线条美示例:线条简练、明朗。无边的大漠中,纵的是一柱孤烟,圆的天边的落日,曲曲折折的是长河。
意境美示例:动静结合,意境深邃。静止的大漠背景中,有缓缓上升的孤烟;静止的落日霞光中,又有伸向远方的长河。动静结合,给人留下了回味空间。
3.下面对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4.诗题的意思是(奉命出使边塞)。
5.“大漠孤烟直”明写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暗写边塞(荒芜、辽阔)的环境特点。
6.“征蓬”“归雁”在诗中喻指(诗人自己/诗人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漂卷,春回大地时大雁也会往北飞,故“征蓬”“归雁”都喻指王维自己。),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孤独、抑郁、忧伤)的心情。
7.本诗具有彩美,诗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英雄联盟惩戒之箭出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C句通过多种具有鲜明彩的事物的组合,展现出彩之美,如黄的大漠、白的狼烟和红的落日等。)
8.这首诗前四句描写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注意梳理诗歌的思路,理解诗歌中的景物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前四句描写了单车、征蓬、汉塞、归雁、胡天等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孤寂、伤感、落寞的内心感受。
9.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请从“诗中有画”这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注意从画面美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示例一:诗中有彩美:大漠黄沙漫漫,烽烟灰黑,长河银白,落日橘红,彩丰富又有变化,具备图画的彩美。
示例二:诗里有空间感:上方是落日,中间是烽烟,下边是河流;远的是夕阳,更远的是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10.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叙写诗人奉命出塞,察访军情,经过居延。
B.颔联诗人用“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飘零之感。
C.颈联诗人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
D.尾联诗人写到边塞的“萧关”“燕然”,表达独当重任到达边塞的自豪之情。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懑之情。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①汉江: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九条支流。
12.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13.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从题目《使至塞上》,从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14.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妙处。(分析重点词语的作用,要结合全诗,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直”字写大漠孤烟,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之美;“圆”字写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但准确地措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作者孤寂的情绪。
15.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悲伤之情,以及他在大漠的雄浑景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豁达的情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