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瑞
摘要:私小说和心境小说是近代日本的产物,它符合日本人尊重“真实”的审美传统,所
以绝大多数日本近代作家都写过“私小说”。私小说之所以能够兴盛,除了它符合日本人的传
统审美习惯之外,文坛对私小说,尤其是对作为私小说变种的心境小说的推崇是重要原因。1924年至1927年,日本文坛就“私小说”展开评论,进而引发争论,其结果不但没有削弱私小说,反而使得私小说在文坛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键词:日本私小说心境小说争论
自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四十年时间里,日本的私小说几乎统治
了整个文坛"日本的私小说始于田山花袋的《棉被》已是日本文学界公认的事实。该
作品大胆描述了主人公个人私生活及内心的情感活动,引发了当时日本文坛的激烈
讨论,其中以赞美者居多。可以说日本文学界对私小说的赞扬或吹捧是导致私小说
fds繁盛的重要原因。久米正雄、宇野浩二等作家认为私小说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散文文
学的精髓。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日本著名作家也都进行了大量的私小说
创作。在文坛充斥着私小说的形势下,围绕私小说及其分支心境小说的争论也到了
决议范文白热化程度,这样的争论使得私小说达到空前繁盛的地步。本文拟着重探讨日本文
坛对私小说的争论,对私小说的功与罪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一、日本私小说及心境小说概观
私小说作为日本独创的文学形式,它在日本繁荣了近半个世纪。纵观日本近代
文学史,没有那个流派可以在规模上与之媲美,其生命力可谓旺盛。日本战败后,尽
12"!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
管“第一次”战后派有意规避私小说倾向,重视存在主义创作手法,但不到十年时间,伴随着“第三新人”文学中私小说倾向的复苏,日本文坛又一次掀起私小说热。但这次的私小说热跟战前的情况截然不同。而且战后的私小说能否真正称得上“私小说”
也令人质疑。不过,此后的日本文坛断断续续有私小说出现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佐伯一麦的私小说《挪威》(讲谈社)获得野间文艺奖,西村贤太的私小说《暗渠之宿》%新潮社)获得野间新人奖,私小说已经迎来百年华诞。”①西村贤太被称为平成时代典型的“破灭型”私小说作家,2011年1月,他又以中篇小说《苦役列车》获得第一百四十四届芥川文学奖。所以说,私小说一直以其固有的特点贯穿日本近代文学史,在日本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私小说是指作者以自己为作品主人公,内容来源于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日常生活,从中汲取艺术情趣,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升华为文学艺术作品。它产生于自然主义文学时期。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在《棉被》中以尊重内心真实的创作态度,讲述了某一中年男子垂涎于女弟子的精神经历。该作品的大胆直率使读者大吃一惊。虽然没有用第一人称来写,但小说内容与田山花袋的真实生活互相重叠。因此这种真实地描写自身生活的小说被称为“私小说”。
通常的文学一般要通过虚构来塑造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私小说则不然。
它一般是作者真实生活的披露。“私小说作者以告白的形式将事情的真相赤裸裸地暴露于人前。很多私小说作家认为通过暴露个人的丑事可以得到受虐的快感。他们不仅暴露被人鄙视的行为,而且暴露作者那些见不得人的可耻想法。”②因此,私小说作家以暴露自己的生活为宗旨,“告白”是其创作的主要形式。在近代日本文坛,“告白文学”形成了近代日本文学的特征之一。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一两篇
告白作品,将自己的秘密公诸于众。就连被称为私小说之敌的谷崎润一郎也写过自传作品。但是,真正的私小说作家不以一两篇告白作品而满足,他们会连绵不断地将自己的心境或身边的琐事告知世人。
私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慢慢演变,派生出传统的私小说和心境小说两个分支。关于私小说与心境小说的大致区别,平野谦在《艺术与实际生活•私小说的二律背反》中这样明确指出:
私小说与心境小说毕竟有着决定性的相异R。如果说私小说是破灭的
人文视界|19文学,那么,心境小说就是拯救的文学;如果说私小说是无可奈何的混沌危
机的告白,那么心境小说则不外乎脱离危机后的结语;如果说前者扎根于外
界与自我不调和状态之中,那么,后者则是抵达外界与自我调和状态之中。
前者求助于艺术;后者求助于现实生活;前者源自于“无理想,无解决”的自
然主义;后者源自于理想主义的白桦派。③
平野谦认为心境小说明显要优于私小说。这跟日本文坛众多评论家的结论基本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一致。围绕传统的虚构性小说与私小说,围绕私小说和心境小说的孰优孰劣,日本文 坛在上个世纪20年代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日本文坛关于“私小说”及“心境小说”争论
1924至1927年的四年时间里,日本文坛关于私小说和心境小说的争论趋于白热化。当时几乎所有的作家和评论家都对私小说有所论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争论是
中村武罗夫和久米正雄的争论,宇野浩二和佐藤春夫也加入其中。
藐视的近义词争论的开端始于《新潮》杂志的主编中村武罗夫写的《正宗小说与心境小说》一书。中村把正宗小说和心境小说定义为“危险的新用语”,并对两种小说进行如下定义:“正宗小说是与主观描写相对应的客观描写小说,它不直接写作者的心情和感情,
而是通过描写某个人或者某种生活,作者的人生观自然显现的小说”④,比如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样的作品,中村认为“正宗小说”就是19世纪俄国和
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而心境小说“不是直接描写某个人,某种生活,描写社会,比起
描写这些来,作者一味地想要诉说自己的心境”⑤,它是描写“作者自身的看法,感受
方法,即描写作者自己内心活动的小说”⑥。中村武罗夫如此给“正宗小说”和“心境
小说”下定义之后,认为“正宗小说”优于“心境小说”,他认为“即使失败也要写正宗
小说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⑦。
中村武罗夫并非要否定“心境小说”,当时文坛有种论调,认为“描写心境的日记
一样的小说才是最像小说的小说,是纯粹的、高尚的”⑧,中村武罗夫针对这种论调,
提出“正宗小说”这一对立概念,希望人们不要局限于私小说的狭隘范畴,要有更广阔
的眼界。
134|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
新思潮派作家久米正雄,他在《私小说和心境小说》中的论调虽然不是想要直接反驳中村武罗夫的见解,但是其中关于“心境小说”的评论则是跟中村武罗夫正相反的见解。久米正雄认为“我认为私小说是文学的根本。这么说来范围太大的话,那也应该是散文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是正道,是真髓”⑨。久米正雄认为,在真正意义上,艺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别人的人生创造。认为艺术是别人的
人生创造,那只不过是前些年一些文学青年的幻想。对于自己来说,艺术顶多是某个人走过来的人生再现。巴尔扎克曾把各种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他自己认为那些只能属于虚构。
在真正意义上,久米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别人人生的创造,他曾在某个演讲会上大胆地说道,“无论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还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它们高级是高级,但终归不过是伟大的通俗小说。归根结底是虚构,是读物”⑩。久米还认为,所有的艺术基础部分都有一个“我”,问题是作为艺术,这个“我”是不是真正被如实表达。久米正雄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小说”必须同时是心境小说。
感悟生活作文所谓“心境小说”,事实上是我暂时这样给它定的名称。……作者描写对象时,与其把对象如实地浮现出来,不,即使如实地浮现出来也没关系,但
同时更重要的,却是要把自己那种说得简单一些是“心情”,说得罗嗦一些就
植树节是是观察对象时从作者本人的人生观而来的感想也表现出来,这就是心境小
说。所谓“心境”,事实上是我在创作俳句时在俳句作家之间使用的语言,意
思是指创作当时的内心境界。……把私小说中的'私'调和、过滤、集中、搅
拌,浑然再生。观察对象时把从作者本人的人生观产生的感想也表现出来,
这就是心境小说。⑳
在当时文坛三派鼎立的局势下,私小说一边和既成文学对抗,一边在完善自己的理论。久米的言论根本不顾及当时正流行的无产阶级文学,认为无产阶级文学只是喊口号的文学,艺术价值不高,认为自己坚持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
1925年,宇野浩二写了感想文“〈私小说〉之我见”,他在文中指出:“一般都认为私小说的源流在自然主义文学那里,而我认为私小说的源流在白桦派。……武者小路令人吃惊的文体,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它是私小说的元祖。此前的第一人称小说
人文视界131中,其第一人称的人物和作者之间保持相当大的距离,作者也有意这样做。然而,武
者小路的小说会使人联想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作文,文中那个叫’自己'的主人公,一读
就会明白他是作者本人"从历史角度来追寻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寻根到田山花袋主
张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我'这个词使用最多的是在田山花袋之后。但是,最像私小
说的私小说则始于武者小路实笃。”⑫宇野浩二认为,田山花袋的作品大多没有第一
人称,所以不怎么像“私小说”,武者小路的小说由于多使用第一人称,所以才像“私
小说”。仔细想来,宇野浩二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
宇野浩二认为,私小说与中村武罗夫所说的心境小说其实是一回事儿,私小说是
心境小说的根本,后者是前者的进步形态,这一点与久米正雄的看法相同。但是从内
容上看,宇野对二者还是区别对待的,他认为白桦派的小说是真正的私小说,也就是
心境小说。心境小说“如果用之前的第一人称小说的观点来衡量的话,就是脱离这个
范畴的,有些荒唐的私小说”。⑬
宇野浩二是自然主义作家,也是私小说作家。他的评论有一定的说服力。他认为,描写诸如作家写不出原稿的焦虑和因贫穷而为难的事情,恋爱的痛苦等,只写作
者自己事情的话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更何况诉说心境的小说如果事先不知道作者
的境遇和人品则无法理解"他称私小说或许是“小说中的一种旁门左道”0"
最后他的结论是,无论日本人写的多么优秀的正宗小说,没有一篇能达到葛西善
藏的心境小说的地位。《湖畔日记》和《弱者》在日本和西洋文学中是独特无二的,小
说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话,其他众多小说只能说是在某种意义上的通俗小说。一
心一意地挖掘“我”的生活,将“私小说”挖掘得更深入,除了“私小说”不会写其他作品,或者没有心情写其他的,也没时间写其他的,这样的作品风格应该和巴尔扎克派(正宗小说)一样获得赞赏。
1926年,佐藤春夫发表了“’心境小说'和’正宗小说'”一文,文章称“心境小说
是相当变态的,其趣味又是相当不规则的美观。它不是抒情,而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做
的诗歌,这样说更加贴切。”⑮而且,就心境小说为什么能在文坛占据主流进行如下
总结:
“我国的作家几乎都是在25岁到30岁之间成为作家的。而且大部分是中层社
会的子弟。学校生活、恋爱生活、诗的空想和自我反省式的心理剖析是他们生活的大
部分。他们的文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在新闻媒体的要求下没工夫细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