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早春二月》与《二月》的比较分析
《早春二月》的故事
电影《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 影片讲述了1926年前后,处于彷徨状态中的知识青年肖涧秋来到浙东芙蓉镇,投奔老朋友陶慕侃。作为校长的陶慕侃欣然聘肖涧秋在自己的中学里教书。肖涧秋对本镇一个穷苦的寡妇文嫂很同情,并得知文嫂是他仰慕的烈士的遗孀,他不仅从经济上资助她,还让她的小女孩采莲去上学,每天亲自到桥头接送。陶慕侃的妹妹陶岚在爱慕肖涧秋,肖涧秋也很喜爱陶岚。后来,文嫂的小儿子病死,肖涧秋出于对极度悲痛和无所依托的文嫂的同情,为了彻底帮助她,决定娶她为妻,而放弃他与陶岚的爱情。这件事招来了非议和攻击,文嫂极度羞辱而自杀。肖涧秋也很受刺激,痛苦地思考着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后,他抱着“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的”信心,毅然离开芙蓉镇,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我一踏进芙蓉镇,就像掉进了是非的旋涡,我几乎在这个旋涡里溺死,文嫂的自杀,王福生的退学,像两根铁棒猛击了我的头脑,使我晕眩,也使我清醒,从此,终止了我的徘徊,到了一条该走的道路,我将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念完肖涧秋留给她的信,深受感染,也急急地向他追去。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概括了二、三十年代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对于来到芙蓉镇的萧涧秋,作品既赞扬了在他身上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又以他的悲剧性结局,反映了旧知识分子在传统观念和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无能为力,体现了柔石原作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孙道临饰演的萧涧秋,深沉、含蓄、质朴,他内心炽热的情感与外表的沉着、从容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他周围、我行我素的陶岚、贤慧柔弱的文嫂,均以鲜明的个性出现,对深化主题、增进萧涧秋形象的思想厚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影片突破戏剧式的叙事模式,对多场景组合式的电影形式进行了探索。与此同时,它也充分显示了谢铁骊精于描绘人物心理的艺术风格,幽美的芙蓉镇风情,含蓄、细腻的细节与情境,均准确地衬托了人物的思想流程,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细的美工创造,借鉴了传统绘画技法的摄影处理。
关于柔石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县人。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科目
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的硬气。
安全手抄报的资料
1924年春在浙江慈溪县城普迪小学任教。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在宁波自费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疯人》。1926年春因生活无法维持离京南下。至秋到浙江镇海县镇海中学任教。1927年回到家乡宁海中学任教。1928年初,在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力量支持下,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1928年6月在上海,结识鲁迅,并得到帮助发起成立朝花社,创办《朝花周刊》。1929年1月,接《语丝》的编校任务。不久,与鲁迅合编《近代木刻选集(1)(2)》等,并出  《为奴隶的母亲》。翻译作品《奇剑及其它》、《在沙漠上》等。且创作了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11月创作并出版小说代表作《二月》,同时积极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1930年参与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后成“左联”机关刊物)编辑工作,并创作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控诉封建社会。同年春天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及左联,并任左联常务委员。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撰写长篇通讯《一个伟大的形象》。1931年1月17日,因叛
徒告密,在上海汉口路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一生共留下55万字的创作作品和63万字的译作。
《早春二月》与《二月》
『故事开始』
影片《早春二月》的开场的镜头运用是格外别致与讲究的。古桐的条纹船板 ,一扇弱小的窗口从观众主观的视角悠悠探出,远远的碧水蓝天,近近的暖阳飞鸟。 电影画面字幕缓缓递上,二月的人物徐徐入场,影片乐曲悠悠铺开。《早春二月》在幕布上面宛若一副水墨丹青,也如几行味宋令小词。
驾考宝典2017柔石在《二月》当中,借萧涧秋之口喃喃吐诉了一曲黄庭坚的咏雪词:贫巷有人衣不纩,北窗惊我眼飞花。
『人物』
  小说《二月》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文学作品。年轻的柔石的生命虽短,可他却为中国
听证申请
现代文坛留下数量太多的才情的文字。作为二三十年代知识人的象征,柔石也有过属于个人苦闷和彷徨,柔石创作于1929年十一月的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柔石这一年只有二十八岁。
柔石《二月》里面,对于芙蓉小镇教师萧涧秋形象的深入描写:“就见一位青年从校外走来,他中等身材,脸面方正,稍稍憔悴青白的,两眼荧荧有光,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看他头发就可知道他是跑了很远的旅路来的,既长,又有灰尘。身穿着一套厚哔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式挺直。” 书生气尤重的柔石给萧涧秋安排的第一句话语是:“我呼吸着美丽而自然的新鲜空气了,乡村真可爱哟,我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甜蜜的初春的天气哩。”这是多么衷情生活的言语。
『结尾』
不同于电影《早春二月》的故事收尾,柔石《二月》里的那个终局更为动人。小说《二月》的结尾时刻,萧涧秋留下一封字数极长的情信或者家书,这书信里面,烙印一般投入进了柔石对于男主人公萧涧秋的一片追随与期待。我们试着来读其中几行:“今天下午五时,有此处直驶上海的轮船,我想乘这轮船到上海去。此后或南或北,尚未一定。人说光
明是在南方,我亦愿一瞻光明之地。又想哲理还在北方,愿赴北方去垦种着美丽之花。时势可以支配我,象我如此孑然一身的青年。” 看了柔石这信,我还记得清清晰晰,《二月》的最后一句话是:“老诚的陶慕侃由怒转笑,注视着她妹妹说,妹妹你最好同我到上海去。” 我们知道了,电影《早春二月》的结尾,与柔石《二月》的结尾不尽相同,电影的结尾让女主人公陶岚自己一边喊着,一边自由的出走去了。她是去投奔自己心底中的萧涧秋去了。《早春二月》女主人公陶岚这样一种肆意大胆的放情飞奔,估计恐怕并不一定是就是最完善的人物收尾 。尤其在当时那样一个人文传统渴望回归的年代里。在《二月》中陶岚姑娘的血气尽管热力迸放 ,但是她毕竟属于一门闺秀 ,她的家风有责 ,她的心地善良 。柔石先生笔下的女孩很中国。也应该很传统。柔石的文学成就,不但在于他文笔的真实,而且还在于柔石身上的现实主义,还有他心里的那一种真正的热血进步。
党员年度总结面对电影《早春二月》的教师萧涧秋的一来一去芙蓉镇,他往来芙蓉水乡的这过往行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不管怎么样,萧涧秋他的为人处事还是很像一名教员的。至少他在江南小镇上没有误人子弟。“人说光明是在南方,我亦愿一瞻光明之地。又想哲理还在北方,愿赴北方去垦种着美丽之花。时势可以支配我,象我如此孑然一身的青年 。”这多少有点作者自己的影子,毕竟柔石创作《二月》的时刻,他的人,也仍然是身居在一个向望文明手骨折
和渴求进步的传统国度里。而且他至死也还是一个热心呼唤明光的青年。无论柔石的《二月》,还是电影《早春二月》,萧涧秋虽然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开了,但他走的那么的明朗,去追寻真理。他走的方向有一点象影片二月一开始时候,是那一扇遥遥开启的光明的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