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
年俗·年味儿·过大年
从前的人爱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过年曾经是一个细致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是趣味;而对于大人而言,是精力与金钱。辛酸与欢乐混合成年关的空气。
然而在今天,它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而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带表演性质的仪式。人们如果想体验过年的氛围,似乎必得参加旅行团去至今还十分封闭的乡村去看别人过年,或者到一些旅游景点去观赏过年的庆典。但有趣的是,那个闭塞的乡村一旦被旅行社选作游览点,村民们发现他们平常的行为只要被人观看就可以赚钱,那种所谓的习俗其实也已经从现实里抽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
21世纪新年的天空中,飞扬的还有多少鞭炮的碎屑、多少孩童的惊喜?举风车的小手与唱社戏的灯火,已是渐行渐远。每一个年,都是对年味儿的一次忧伤的告别;每一次过年,都是对旧日子的一次变形的模仿。
可我们毕竟不甘心,保留真的有那么难?记忆真的将成为记忆?不,不!不。还是要再一次地回头,看看陪伴我们长大的---
还是要再一次回头,轻嗅尚未远去的---
……
老东北人春节如何吃
东北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东北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东北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东北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东北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桂林旅游介绍
古代东北人过年
古代东北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馨苑度假村"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纔是过完了。
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像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 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纔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合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白夜行日本电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宵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山景叠院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 发现迎春花开了。"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着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纔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纔渐渐平静。
东北拜年习俗
拜年是东北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
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  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    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年俗变化看小康
过年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中国年俗源起于农耕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活内涵。但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劳作方式、家庭结构和通信交通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因素自然也促使年俗发生了变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生活逐渐走向富足,过年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仅仅从拜年方式的变化便可窥一斑:先是电报,后是电话传真,如今又多了
和手机短信息。
在老百姓的年货单上,以往团圆饭必备的鸡鸭鱼肉成了配角,而蔬菜和水果等绿食品却很热销。而且不用像过去那样急着提前几天甚至几周去采购,天天开业的超市品种齐全,数量充足。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年俗也在变,但不变的是浓浓的年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不再忙年,甚至将团年饭从家里搬进了酒店。用一位老先生的话说:年虽然越过越闲,味却是越来越浓!
以往过年是马不停蹄地走亲访友,一坐下来就打牌喝酒,而现在选择的花样多了,有的全家老少自驾远足旅行,有的相约健身美容,还有的甚至策划一场生动有趣的家庭演唱会。
在东北许多企事业单位,员工春节前夕催促的已不是工资、奖金等问题,而是把集体海外旅游排在了首位。一些家庭早早就奔波于涉外旅行社,有的市民还将春节海外旅游机票作为新年厚礼送给亲朋好友。来自各大涉外旅行社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今年将有近一万人在海外度春节。
中国人过年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所反映的追求团圆和有余的文化观念却并没有改变。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正是中国人生活走向小康的体现。(完)
在东北的年俗中,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贴窗花 逛庙会 感受年俗新景观
又一年新春翩然而至,在东北,过年的习俗如剪窗花、贴年画、逛庙会等又愈发变得显眼起来,实在生动起来,红彤彤的剪纸,烫金的春联,庙会上的捏面人、抖空竹等,将过年的气氛渲染得暖暖的、浓浓的,勾起人对家的留恋,对未来岁月的憧憬。
过年,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气氛,一种喜庆。新春临近,年俗里漫溢出的新景观,伴随着街面和胡同里传出的吆喝声,以及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酸枣仁的作用与功效的热闹场面,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万物勃发的生机和传统文化的韵味。
剪纸依旧风光
剪纸是东北地区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相当广泛的众基础,人们乐意用剪纸来营造现代生活气氛,而且花样年年翻新。
剪纸,又称剪花、刻纸、窗花。汉代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有剪桐封弟故事,记述周成王用梧桐叶剪玉圭图像,赠给他的弟弟姬虞。汉晋时,民间妇女就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演变成民间美术形式,有了专业艺人和专门的剪纸手工业。剪纸在民间广泛用作窗花、门笺、团花,除象征吉祥喜庆外,还用作鞋花、枕花、梳妆镜上的喜花,陶瓷器具上的边饰等。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之中,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手法和变形夸张手法,结构简洁,风格明快,表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现在剪纸的种类很多,黑白剪纸、套剪纸、分剪纸、刻金彩衬等。内容也很丰富,花鸟虫鱼、瓜果飞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等。近几年来,剪纸的发展变化更大。题材更宽了,小区新貌申奥之夜等现实生活内容能在纸上迅速得到体现;专业美术工作者的介入,借鉴国画、年画等表现形式,融入现代工艺设计趣味,除大红纸和金纸外,又配以电光彩纸衬托,剪纸变得新颖精美,金碧辉煌,渐渐朝着高档化、精细化方向
发展。现代剪纸不光具有观赏性,还有时代性,装饰性,受到现代家庭包括年轻人的喜爱。东北风格的剪纸已在不少国家办过展览,剪纸不光承载着欢乐与理想,还走向世界一展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