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册教案设计
科目
语文
年级
课题
1  沁园春  雪
课时
授课 班级
授课教师
灯塔简笔画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第  节
教材分析
重点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难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难点)
课型拉萨景点
学情分析
起点状态
潜在状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2. 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难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点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教学难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媒体设计
师  生  活  动
备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 ·雪》!
1.作者简介
(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2.文体简介
,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乐而填写的歌诗。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沁园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名因此而得名。
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3.背景介绍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了极大轰动。
4.字词积累
园春(qìn)  莽(mǎng)  外(fèn)
(ráo)          今(zhāo)          腰(zhé)
成吉思(hán)  (xùn)          (sāo)
风流人物(shǔ)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点数,数得着,称得上。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整体感知
(1)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磅礴大气。
(2)自由诵读诗歌,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怀。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评论历史人物。
【C:合作探究】
一、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北国雪景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统领作用?领起了哪几句话?
字。领起从长城内外试比高
3.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长城——惟余莽莽;大河——顿失滔滔;山——银蛇舞动;高原——蜡象奔驰。
4.上阕最后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为什么?
字可以看出最后三句写的是虚景,作者想象雪霁后的娇艳美好。
5.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赞美祖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总括上阕景物,领起下文抒情议论
2.哪个词领起评论古代帝王?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惜。字含褒义:从略输”“稍逊看出作者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和他们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字含贬义: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学才华(这里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方面建树不多。字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坚信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定胜过前人。
3.出下阕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坚信今天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必将创造出空前的伟业。
三、主旨探究。
既然上述人物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正的风流人物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入组点拨。)
我劳动我快乐作文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四、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五、检查背诵。
背诵、默写全词。(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抽查。教师巡视并参与检查。)涤棉
第2课时
【A:导入新课】
自由朗读课文,为在全班示读作准备。全班合作朗读,要求读出豪迈的感情。
【B:合作探究】
一、品味词语。
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世界,但没有一个,请问作者用了哪些词表达洁白?
冰、雪、银、蜡、素。
2.作者在写景和评论历史人物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
(1)写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显凝然静态,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化静为动,对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惟余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一片。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失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2)评论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什么里的新鲜事”“只识弯弓射大雕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
二、赏析句子。
首词除了词语经过千锤百炼,运用得贴切、传神以外,精妙绝伦之处可以说比比皆是。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________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评课文。
(1)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鲜明。
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
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
纵横结合:写景——空间;议论——时间。
(2)妙就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
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拟人:红装素裹;欲与天公试比高
(3)妙就妙在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由于,,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4)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
时间:从秦、汉、唐、宋、元到当代。
空间:从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
(5)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
千里”“万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
三、写法探究。
这首词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上阕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即上阕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水融,使主题非常突出,从而收到强烈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D:知识拓展】
品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请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可爱画画图片超萌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