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
沉香救母王纪玉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老舍作品;北京方言;北京风俗;北京市民
北京方言的幽默诙谐、北京人情风俗的展现以及北京茶文化的精髓、市民生活百态在老舍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本文即以此来浅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情结。
一、北京方言的成功运用
紫雪花儿化是北京方言的一大特,在老舍的作品中就有许多儿化字的运用。如在《骆驼祥子》中虎妞对祥子说的几句话:“怨不得你躲着我呢,敢情这有个小妖精似的小老妈儿,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玩艺儿,别看傻大黑粗的,鞑子拔烟袋,不傻假充傻!”,“上哪边我也不怕呀,我就是这么大嗓儿!”等等。同时也较多
地运用了一些熟语、俗语《骆驼祥子》中的“你了味啦,就我一个人背黑锅。”中的“背黑锅”,“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都是北京方言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一些熟语、俗语。熟语与俗语的大量使用,既表现了丰富的北京生活,又体现了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北京口语的通俗、活泼、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也造就了老舍作品语言的一大特。如在形容骆驼祥子时,就用“挺脱”、“硬棒”来形容,都显得很生动形象,口语彩十分明显。
二、北京风俗的全景展现
对前清满族人的风俗礼仪的展现是老舍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老舍的《正红旗下》就对旗人习俗做了很多的描绘,他们在清王朝濒临灭亡之际,依然过着那种“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生活,突出了满族旗人追求奢侈与享乐,讲究玩趣的风俗习性。北京旗人闲散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热衷于花鸟虫鱼的赏玩上,提笼架鸟、养鸽子、养金鱼,斗蛐蛐等都成了一种习惯,满族旗人的好排场、追求享乐闲适的生活习俗从侧面体现了老北京的风俗特点。
t字区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是老舍作品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叙述场所,《四世同堂》里所写的那个葫芦状的“小羊圈胡同”,就是老舍的出生地,在老舍的散文中就多次写到了这条胡同,如《吐了一口气》中所写“我们住的这条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茶馆文化在当时十分盛行,茶馆名目繁多,特点也各不相同,有荤茶馆、小茶馆,清茶馆等等,而老舍作品中的《茶馆》里
所写的“裕泰”茶馆,则是一个典型的喝茶聊天、说书,代卖“烂肉面”,后来又兼开学生公寓的荤茶馆。剧中通过“裕泰”茶馆的由盛而衰和茶馆掌柜王利发不同时期的变化,三幕话剧是以一个茶馆为中心,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小小的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三、北京市民的生动刻画
在老舍笔下主要刻画了两类市民形象:一是下层小市民形象。面对国民在战争中的丑态、病态等劣根性情形,老舍产生了与鲁迅相似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如在《开市大吉》中就以一个江湖骗子恬不知耻的语调叙述“我”与几个同伙开了一家专为骗钱的医院,并赢得“开市大吉”的得意来批判剖析社会的黑暗与污浊,对这些人物形象予以讽刺。而在《我这一辈子》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了一位先后做过裱糊匠、巡警和缉私兵,老来却失业在家,不得不通过看房、做小工、帮人搬家以给孙子点粥吃的贫苦的小市民形象,作者用辛酸悲凉的笔调表达了对这不公平的世界的控诉和对这些贫穷的下层小市民阶级的同情。二是旧派的市民阶层形象。老舍作品中对这一类人的描写主要突出了他们的善良老实、因循守旧,中庸怯懦的特点。《四世同堂》中的祁老爷是北京旧派市民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旧派市民阶层的特点。他封闭自守,胆小怯懦:即使在面临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整个民族都陷入战争的局面,他也无动于衷,他最关心的是家里是否有够全家人吃三个月的酸菜和咸菜,头发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他看来,保存自我才是最重要的。灾祸来时,只需“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可以消灾避祸。
老舍的创作体现出浓浓的京味,表达了其深厚的北京情结。他以北京方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在老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深切地领略到北京独特的风俗韵味,进一步了解了生活在这个城中的市民。
复旦大学医学部参考文献:
[1]舒乙.编.老舍画说北京[M].北京出版社,2005.
[2]老舍.老舍小说全集[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谢昭新.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4]甘海岚.老舍与北京文化[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5]李犁耘.老舍在北京的足迹[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
南京大雪[6]石兴泽.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纪玉(1994—),女,汉族,安徽淮南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
3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