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个人鉴定乡愁要具有大爱无疆的价值观
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尚意
我是一个研究地理的学者,所以我的题目叫做《乡愁的价值观以及它的空间尺度转换》。
前面有学者提到乡愁的定义,乡愁的定义我一直想问,当初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珍宝蟹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背后智囊到底是谁,他定义的乡愁是什么,但始终不到官方定义,最后大家用的最多的是余光中的《乡愁》,还有董桥的书。原来的书名和乡愁没关系,是后来三联出版社改的,所以基本不算,写的都是一些细碎的东西,所以我们大家都认同余光中的《乡愁》。
诗是这样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柠檬泡水喝的9大禁忌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调查表模板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们看到三对关系,一对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亲情。还有一对是自己和爱人的关系,这个时候表明了人在社会化过程当中价值观跳跃,就是一个没有养育我的人,我见到他一下心仪了,就想把我的钱都买花送给他。另外一对关系是和土地的关系,土地养育他了。所以这小小的海峡、浅浅的海峡,隔住了他去看望那块土地的乡愁。
我们今天提的乡愁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如果还是我离开了乡去看土地,这个时候我们认为价值观还不够高。我认为,余光中的《乡愁》缺一个层次,缺一个大爱无疆。如果我们有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然后落在中国、落在美国,落在哪些国家,或者落在北京、落在天津,或者是落在宝坻,或者落在某一个小村庄。我们可以看到,乡愁在大爱无疆的层次上升不上去,如果能升上去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个小乡村保留成这样,它是和普世价值和人性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
火炬之光2联机平台
说到这儿,就说到地理学是有几套转换办法的,它解释了为什么文化定位定义成了今天这
样。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邻近的大栅栏(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当时设计了三个文化形象定位,一个是展现国家文化,还有一个是展示北京的文化,拨浪鼓和糖葫芦,还有一个是展示大栅栏文化,到底是哪个层次上展示了乡愁,这就是经济地理学要解释的。一个小的功能区越体现它自己的功能,就越能嵌入到整个大的系统当中。
如果我们设想北京所有的商业区全是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就没有特了,而且它也不能够更好地体现它本身的功能。居住区也一样,每个居住区如果都把自己小尺度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整个大的理念衔接在一起,我们就能够保护好。我看到杂志上联合国教科文的一个学者写到一篇文章,讲到韩国的两个村庄申遗。我也去看了,但是发现它缺一个深尺度,没有把两个村子的文化和韩国的文化和东亚的文化深尺度的嵌在一起。最后让乡愁只能留在某几个村,而不能留在其他的村,没有做到大尺度、小尺度和中尺度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