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教案
一、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领悟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荷塘月》是朱自清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以高妙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全文用词生动准确,比喻贴贴形象,语言华丽而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对于本课,教师解析虽然必要却不宜繁琐,应该点到为止,要着重引导的是学生的仔细阅读,让学生反复品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用接纳美的心胸和心境去理解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此次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适时启发点拨学生,同时还应真正体现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会阅读、品味和感悟,在师生和谐平等互动的关系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创作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并学习其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文中严谨的结构和“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创作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悟、欣赏《荷塘月》的韵味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不满社会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品味散文的语言音乐美。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写景层次及品味文中的语言美。
(2)通感手法的学以致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以及叠词等手法的表达技巧。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联想和描摹去融入文章的情境和体会文章的韵味。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踏着《春》的脚步而来,携我们观看了梅雨潭的《绿》,尔后,他离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我们《匆匆》而去,把《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这位写过了《春》、《绿》和《背影》的作家是谁呢?有谁知道吗?
对,大家真聪明!我所说的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篇文章——甘肃高考录取时间《荷塘月》。
《荷塘月》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语言之优美,艺术手法之高妙,历来另许多文人所佩服。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呢,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朱自清以及这品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1、作者:
1、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在诗坛很有影响力。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他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格调清新,情景交融,以独特的风格享誉文坛。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时代背景:
【提问】《荷塘月》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1927年,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章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笼罩着中国大地,向往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怀有疑惧。朱自清此时也处于苦闷彷徨中,内心“不宁静”,只有暂时逃避。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宁静的大自然的“梦”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荷塘月》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吃
(三)解题:“荷塘月”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而不是偏正词组,“荷塘”、“月”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
(四)配乐,请几位学生朗诵,让其他同学中班幼儿游戏边听边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教师说】那好,听完几位同学的精彩的朗诵之后,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本文一些重要的字词知识,山东煎饼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吧,来,大声读出来!
蓊蓊郁郁(wěng) 袅娜(nuó) 妖童媛女(yuàn)倩影(qiàn)棹(zhào)敛裾(liǎn jǖ)幽僻(pì)弥望(mí)参差(cēn cī)斑驳(bān bó)点缀(zhuì)渺茫(miǎo)霎时(shà)羞涩(sè)
【教师解释词语】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袅娜:柔美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女子姿态优美;还可以用来形容草木柔软细长,例如:“春风吹着袅娜的柳丝”。
斑驳:原指一种颜中杂有别的颜,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经典的语句【提问】那好,听完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诵之后,我想一位同学说一下,你觉得全文可以划分哪为几部分?
【解答】: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点明题旨)写夜赏荷塘月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4~6段):(文章主体)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恬静、和谐之美。
第三部分(第7~10段):(偏重抒情)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之后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研读探究全文:
【教师说】好的,在同学们的认真思考下,我们刚刚对《荷塘月》顺利进行了分段,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共同来研读文章,看看作者具体是怎样来描写荷塘月的美景的,为了表达这种美,作者他,是借助了什么样的手法,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好,我们开始来看,先看第一部分!
【提问】先看第一段,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
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所以,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讲读第二段】再看第二段,第二段描写的是小径漫步,走向荷塘,作者在第二段勾勒了荷塘的轮廓: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路,路上阴森森的,淡淡的月光,由实到虚,既简洁地总写荷塘周围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寂寞的氛围,又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说明作者此时还没有从不宁静中解脱出来,心情还处于烦乱之中,在淡淡的月光下,有着淡淡的哀愁。
【提问】第三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然而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所谓的“另一世界”只能是作者及其相似者不可企及的幻想与梦境。
第三段抒发了作者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了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表示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是作者由现实归于虚无,得到暂时超脱的过程。
【总结第一部分】(点明题旨)写夜赏荷塘月的缘由及路上的所思所感。作者由于“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便披衫出门,去寻解脱。然后写去荷塘的路上的所见、所感。荷塘边的小路幽僻、寂寞,数目阴森森的,作者心中笼罩的是淡淡的哀愁;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于是有了独处的自由感,在“受用”荷香月中,淡淡的喜悦便初步展现出来;“不宁静”的心境得到了自我调节,并由此过渡到欣赏荷塘月的淡淡的喜悦上。
【板书】(点明题旨)夜赏荷塘月的缘由、路上所思所感
2、好,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主体,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请同学们一起来默读和看看第四段,并划出本段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
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讲解】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