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古诗诗句赏析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别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脉炎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赏析 1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异地发觉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怀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光明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汲取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突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剧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奇妙,曲折有致。
    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推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的确细致特别。“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安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爽淡雅,真实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赏析 2 公务员述职报告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
苍山攻略
    李颀,生卒年不详,赵郡人。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七言歌行尤见特。有《李颀诗集》。
    【解释】:
    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多为幽怨之声。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采种栽入行宫之旁。
机械键盘键位图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郢书燕说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郁闷,故弹
    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
    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
    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舍命。
四大网球公开赛
    【赏析】:
    着意选择了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大事,抒发了士兵们在征战中的艰辛和苦痛,通过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抨击,以讽刺唐玄宗的长年开边用兵。全诗情理浑成,层层推动,回肠荡气,感人至深。
    《古从军行》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终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诗句赏析 3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赏析:七律诗《早冬》,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作品深刻、全方位地呈现了江南早冬季节的场景。作品原文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风雪中作》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