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天刷了一个视频,一位爸爸审问一小女孩:“为什么学习不好?“,小姑娘哭着回答:”因为我没有一个好爸爸,你觉得别的小朋友好,你去当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别的小朋友好,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爸爸,是要家长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么好的……”
发给家人们看看,都表示深有感触,深表认同。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出自一个几岁的孩子之口,有多少家长能自省意识到问题根源,并改变自己善待孩子呢?
别的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家长的努力与陪伴!
当你在刷剧玩手机时,别的家长在看书、听课学习如何育儿
当你在自娱自乐时,别的家长在陪孩子游戏、进行启蒙教育。
当你在吼叫孩子作业时,别的家长在耐心辅导,试图到孩子最易接受与理解的方式讲解。
所以别再说孩子不行,归到根源实则是家长不行,懒惰不花时间与精力教养孩子,甚至还可能施展了破坏力,妄想自己孩子优秀,天下哪里有不劳而获的成果。
壶口瀑布孩子的成就开始汗蒸减肥吗家长的努力
最早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老卡尔通过游戏法,自制各种教具、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将刚出生时被诊断为的小卡尔成功培养成为享誉世界的奇才。八九岁时通晓并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4岁已获得博士学位,一生在德国著名大学教授。小卡尔的成就可以说是家长的努力得来。
最近看了《斯宾赛的快乐教育》,本意习得快乐教育真谛,意外又结识了位小神童,2岁左右父亲去世,母亲含泪将其转送给叔叔,老斯宾赛也是制定各种计划培养训练,刨木自制教具,带到户外运动、观察学习,最终也是学有所成,14岁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最终也取得博士学位,依然是离不开家长的努力付出。
我是一个兵歌词也看了那个拿到哈佛全额奖学金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网上自媒体写过挺多批评文章,说那个女孩曾经如何风光,现状嫁到美国,开个类似于房地产中介公司,成就一般云云,其实只是不过是博眼球罢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啊。
育人先育己
里面有一些教育方法并不普遍适合大众,但我更愿意用思辨的态度发现其闪光点。比如网
洞的组词>蒋国兵
文批判其爸妈让刘亦婷捏冰锻炼意志力不可取,其实原文是他们在查阅了相关资料,捏冰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重要是他们不是拿出一块冰丢给她拿去锻炼吧。
而是制造了游戏氛围,打赌能不能坚持15分钟,坚持胜利了可以奖励一份礼物。整个过程她是快乐的,愿意去挑战自我。在刘亦婷自己的日记里清楚的记录了每过一分钟的体验感受,从最开始的难受,然后自己想办法转移难受感的注意力,到熬过七八分钟之后,渐渐没有那么难受了,最终她品尝了胜利的喜悦,坚持的毅力,磨练了意志。
想想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功挖到金矿,往往缺少的不就是最后的那一丝坚持吗? 有这样一份坚持到最终胜利的体验,我想对以后人生道路的更多挑战有积极意义。类似的挑战,刘妈妈还激励有垫脚尖半个钟,这些方法不能没有用,只是因人而异如何去用的问题。
整本书是素质教育实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刘妈妈为培养孩子的努力,很早就有启蒙意识,在各种困难情况下努力实施育儿计划,记录育儿日记。幼儿时带孩子上班、坚持陪伴故事阅读,为孩子上小学、中学提前做各种功课准备,甚至刚进入高中时就开始研究高考志愿指南,结合孩子自身情况,能上到什么样大学,做到心中有数,激发更高追求目标。
还研究推出各种针对刘亦婷相对薄弱课程的专项训练,家长先到合适的方法再介绍给孩子,针对作文、针对数学等的单项训练。孩子兴趣出现偏差时,也不是简单禁止,而是先做“同伙”深入了解敌人,再挑缺点来克敌。
育儿日记式的记录,方法很多,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我更欣赏刘妈妈的努力与陪伴。假若为人父母的我们能像她一样花时间与精力在培养孩子上,我们的孩子离优秀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