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教育启示
真正的教育是提升孩子的生命,是完善孩子的命运。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家庭生活就好似第一道染缸,父母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社会上,哪怕坏朋友、坏染缸逼着,想把他变成黑,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
“万一父母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就好比白丝一下缸,就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那底子总难褪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仍旧是半红半黑。如果孩子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社会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自然变成永不褪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建筑技术朱先生的“三道染缸”的比喻来解读教育非常经典。
香港大黄鸭家庭生活是第一道染缸,也是第一道教育。
学校生活是第二道染缸,也是第二道教育。
社会生活是第三道染缸,也是第三道教育。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力量来源于家庭学校与社会。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在家庭学校与社会展开的画卷上作画。
根据“三道染缸”的理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道染缸,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底。
也就是家庭的颜,决定孩子的底。
家庭的颜是黑,孩子的底就是黑。银行面试自我介绍
家庭的颜是红,孩子的底就是红。
中国有一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看起来思想教育也有“基因”遗传。
孩子的底天然受到家庭颜的熏染,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自发的家庭教育。
家庭的颜是黑,只能给孩子染上黑的底。
家庭的颜是红,只能给孩子染上红的底。
其实也可以说,这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因为这只是让家庭的颜自然的染到孩子的身上。
我们看见,书香门第的孩子,大多爱读书;商业世家的子弟,大多会做生意。这就是一个家庭的特自然的熏染了孩子。所以一个家庭的家风很重要,有了好的家风,几乎不需要多么刻意的家庭教育,就能够培养出一个比较好的孩子。
但是单纯的靠着家庭的颜进行自发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完全靠谱。
书香世家,也可能会出纨绔子弟;商业家庭,也会出好的读书人。
因为现实是复杂的。
现实是,一个村子唯一的一个高中生,培养的孩子可能都在初中辍学;而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妇,培养的孩子却可能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大多数的家庭的颜,并不是那么纯粹的黑或者红,可能是有某一种颜占据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各种颜的混杂。
一个孩子如果出生的时候是纯白的底,那么他会受到家庭的各种颜的影响。而和孩子接触更近,更多的颜,对孩子的底影响更大。
在这个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的让孩子受到特定的颜的熏染,这才是刻意的家庭教育。
刻意的家庭教育,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超越原生家庭的高度,突破原生家庭的束缚。
好的家庭教育,在教育之前就会考虑怎样的教育才能够让孩子超越自己。孩子会一代比一代强,整个家族就会大师辈出。
刻意的家庭教育,典范的例子是老卡尔威特。他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到1818年,小卡尔14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哲学博士(目前为止还是这项世界纪录保持者),16岁成为法学博士。小卡尔的成就当然远不止这么多。
前世死因而且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在欧洲,很多杰出的少年天才诞生了。
北周老卡尔威特,从孩子出生,就选择接触小卡尔的人,选择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好的学习方法。甚至不惜辞退了一个很喜欢的仆人。这就是刻意的给小卡尔选择接触的颜。他把最纯粹,最好的颜,染成了小卡尔的底。而且在选择各科家庭教师的时候,完全按照小卡尔的特点(小孩的学习规律)来做决策。
好的家庭教育,威力相当于核武器,完全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一个农妇,为什么可以培养出杰出的大学生呢?
她给孩子染的颜,不是自己的见识、思想,而是自己的精神和追求。
她给孩子染上自己——不肯服输的精神;孩子就会去拼搏奋斗。
她给孩子染上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就能够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
天使街23号2她给孩子染上自己——不断学习的精神,孩子就会有好学进取的特点。
家庭,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学校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社会,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人生图画的画笔,始终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风虽然大,可以飞沙走石,但是吹不走蝴蝶。那是生命的力量。
但是孩子的命运确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接收到的第一道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