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赏析
降温方法
李白《蜀道难》赏析800字(精选10篇)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白《蜀道难》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1
李白是继屈原以后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主义与同时代的诗作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内容,情感充沛,想象奇特,将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推到了一个绚丽无比的顶峰。
刘正权《蜀道难》为李白浪漫主义代表作之一,沿用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即事成篇,虽然仍在写蜀道之难之险,但内容以及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形势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也抒发了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感慨。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孟棨在《本世诗·高逸》中说“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自此,李白的名声就在京城传开了。
据考,李白出蜀被召京是在天宝元年(742年),而贺知章告老还乡是在天宝三载(745年)。如此推算,《蜀道难》大致为李白在天宝初年所作。
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由秦入蜀的路线,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现将其分为三部分来分析一下内容大义: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极言蜀道之难。诗人开篇以蜀地方言的三个惊叹词“噫吁嚱”引出主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危乎高哉”拔地而起,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诗人从古老的传说“蚕丛及龟凫”落笔,追溯了蜀秦隔绝的漫长历史,来表现开国之难,蜀道来之不易,更加突出中心词“难”。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极言蜀道之险。此部分重在写山势“险”,大胆夸张,通过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冲波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之间,善飞的黄鹤尚不得过,猿猱发愁攀援,青泥岭百步九弯,行人在高处伸手可摸星辰等景物事件的反衬,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同时诗人笔锋一转,反问出新的意境,把读者带入一个荒凉的境界,使人闻声失,更觉蜀道之难。这部分“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句
与李白的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化用同样的意境:“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三部分“剑阁峥嵘而崔嵬”到结束,极言蜀地地势险恶,不可久留。“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峻,诗人说守卫如不是自己亲信,就有可能变成害人的豺狼,因为他们可以凭借险恶的地形发动叛乱,残害百姓。“一夫当关”以下四句,是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鸣》中的句子:“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这首《蜀道难》“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但我觉得这最后一部分,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及早回家;从自然环境写到社会人生,赋予“蜀道难”的主题以政治的内容,是有所寓的,既是在写人生仕途路之难行,也是在写国情之险恶,百姓生活之艰难。
阳光明媚的一天下面分析一下《蜀道难》的艺术特:
一.充满强烈的主观性彩,情感喷薄而出,一泻万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定下全诗的基调,一唱三叹,震撼人心。不仅鲜明地体现出这首诗结构的严谨性和感情的跌宕起伏,还使诗歌有了回环反复的音乐美。
人生哲理的句子二.想象奇特,大胆夸张,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受任何约束。李白并没有到过剑阁,对青泥岭也只是有所了解,但诗人通过他那奇幻而又丰富的想象,登峰造极的夸张,使人如临其境,心随之奔腾跳跃,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三.语言不羁,风格自由奔放,富有个性。《蜀道难》以七言为主,长短句交替使用,句法灵活自如。甚至运用了散文,体现出李白热情奔放不受拘束的特,颇具创意。在李白的其他古诗中,如《将进酒》、《行路难》等也可以看出此特点。
李白的同代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这首诗“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可以说,李白不愧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也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佳作。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2
本诗主题历来见仁见智。我以为《蜀道难》为李白“托物寄意之作”,他是借咏叹蜀道的高峻与艰险,表达仕途艰险难行之意。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借咏叹蜀道之“高”之“险”之“难”,以感叹仕途之“高”之“险”之“难”。
首先,看诗歌脉络。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把握文脉,才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的主题。从诗歌文本来看,除了描述蜀道的“高”、“险”和剑阁的“峥嵘”和“崔嵬”的文字之外,我们不难发现《蜀道难》有一条明显的情感路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侧身西望长咨嗟!”其中贯穿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诗歌的主旋律。在这里,“君”是谁,“远道之人”是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侧身西望常咨嗟”又是谁的感慨,这些都应该明确。我以为,发出感慨的是诗人自己,而这里的“君”和“远道之人”也都应视为诗人自己,是诗人站在客体的角度表达他对自己的拷问和关切。这种处理应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巧思。正如苏轼的《赤壁赋》,作品的主线是作者与“客”的问答,其中的“客”尽管可视为苏轼夜游赤壁的同伴,但从艺术的角度看,把“客”视为另一个苏轼似乎更为合理,也就是说,作品的主线实际是两个苏轼的思想交锋,是东坡先生的自问自答,自我说服,自我宽解。同样,对于《蜀道难》里的“君”,我们也不宜坐实说他就是李白的某个朋友,换句话说,《蜀道难》也应是两个李白的内心交锋。
其次看写作时间。本诗写作时间说法不一,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作于天宝(742-755年)
初年(教材也采纳此说),但据唐人记载以及“两入长安”的说法,本诗应是作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
唐人孟棨所著《本事诗》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又请所为文,白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唐人王定保的《摭言》中也说,李白初到长安,去拜访贺知章。贺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诗人,他读了李白的《蜀道难》,十分赞赏,夸奖李白有“谪仙之才”。王定保和孟棨都是晚唐人,他们的记述应当可信。由此可见,《蜀道难》应作于李白与贺知章见面之前,即唐开元年间【天宝元年(742年)之前】。
又据今人马俊子《初探李白的生平》:“李白开元年间到过长安,专家们认为这是上世纪研究李白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由于此发现,人们对李白的许多重要诗篇,便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八十年代(20世纪)以来,对李白入长安的研究,主要是巩固‘两入长安’说,有学者提出了“三入长安”说。到目前为止,在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李白入长安的总体面貌已较为完整清晰,多数诗歌的年系也已初步确定。”马俊子的这个说法,使得《蜀道难》“借咏蜀道难以慨叹仕途难”的主题一说有了新的支撑。也就是说,天宝元年再入长安,
是李白力图朝廷进用的又一次尝试,而《蜀道难》正是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希望受到朝廷重用而又内心不免忐忑的内心表露。
总之,无论从诗歌本身情感内容,还是从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看,《蜀道难》应该是托物寄意之作。文征明行书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3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彩的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有别于其他的送别诗,此诗巧妙地运用别情,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
“噫吁嚱”三个感叹词连用,“危”“高”,同义重出,“噫吁嚱,危呼高哉!”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诗中蜀自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太白山有鸟道,却无人路可行,概括叙述了蜀国长期与内地隔绝的状况,也寓高山阻隔之意
别小瞧我于其中。接着引用五丁开山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表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之时,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彩,也间接地说明了蜀道在历史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险阻。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健飞的黄鹤无法通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之类也同样为如何通过而发愁,在此基础上,诗人又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