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校园作文
【篇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孙塬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我校为传播慈善文化,传承慈善爱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积极向上的慈善文化渗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中,推广慈善理念,开展师生、教工、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等慈善活动,特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成立“慈善文化进校园”组织机构
组长: 刘勇琦
副组长:冯科  许改侠
成员:石妮 李雪梅 阴秋利  雷润莲  阴军宁王苗 李华情  姚苗李芳娟  王雪丽白爱好张漫丽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学习《慈善读本》,普及慈善知识。《慈善读本》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和图片为表现形式,阐述慈善与责任、
爱与责任、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慈善主题,寓教于乐,重在感化和熏陶,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各年级利用《慈善读本》,将慈善内容引进课堂,组织学生学习,召开班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交流阅读读本的体会和感悟,让慈善的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一步培养广大小学生尊老、扶贫济困、礼让谦逊、宽容感恩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胸有善心,口有善言,眼有善景,手有善行”,让人人参与慈善成为一种校园新风。
3. 举办征文活动,弘扬慈善文化。以“慈善文化”、“慈善教育”为主题,通过认真阅读《慈善读本》,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慈善事业的所思、所历、所感记录下来,挖掘周围感人事迹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慈善故事,抒发自己对“慈善”、“慈善文化”、“慈善教育”的理解、感悟或启发,也可以谈谈对《慈善读本》的评价或意见。鼓励受助学生通过抒写亲身经历,分享受助的喜悦和感恩的情愫。
三、活动过程有条不紊
(一)宣传动员
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并向全体学生发放“倡议书”。
(二)组织实施
2、各班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每周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学校主要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各科课程挖掘慈善教育因素,渗透慈善教育。各班分别开展了慈善主题班会活动,把“学会感恩”作为一个主要的德育主题,分“感恩祖国”、“感恩师长”、
“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个系列,开展主题教育。
3、积极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比赛。各班开展慈善征文、书画、书信、歌谣、爱心童话等创作比赛,开展感恩诗歌朗诵、感恩歌曲比赛等活动。
4、开展了“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树立身边的爱心榜样。
(三)总结评比
1、各班汇报总结了活动开展情况,收集了和活动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各班以慈善文化进校园为主题办了黑板报、召开了主题班会,学校还对黑板报和主题班会进行了评比。
3、对《慈善读本》阅读开展征文大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
4、学校根据活动情况,每学期评选一批“爱心小天使” 和“慈善文化教育先进班”并在学期表彰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慈善文化引进校园,引导学生从小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一件充满希望的十分有意义的事,我们已在全校树立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新风,让同学们拥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在健康快乐地成长,真正让慈善走进生活,让爱心飞扬校园!
  2012年12月
【篇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雨露育青苗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在全校师生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积极营造浓厚的慈善教育氛围。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读本》进校园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9
月29日下午,学校举行“《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政教处宣布了活动实施方案之后,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发出了读一本慈善书、写一篇慈善文章、唱一首爱心歌曲、做一件好人好事等“六个一”的倡议。10月6日-19日通过校园网站、专栏、黑板报进行宣传慈善文化、学生身边的慈善先进事迹,号召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慈善环境建设,把慈善与课堂、班主题活动、课外活动实践等相结合,使每个人争做慈善文化的使者。
二是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各科课程挖掘慈善教育因素,渗透慈善教育。10月20日-26日开展“了解慈善活动示范课”活动各班主任教师、品德课教师利用网络、报纸、主题班会等形式了解慈善相关知识。10月27日-11月9日开展“《慈善读本》教学”活动,各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利用班会课完成慈善读本教学。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 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
三是开展慈善主题德育活动。学校以“德润二中?书香校园”德
育行动为依托,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分“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三个系列,开展了为期一月的专题教育教育。同时开展了观看“孝心”视频交流座谈、走出去学习身边的美德少年孙梅等、分
享我身边的爱心故事等活动,唤醒学生对亲情的热爱,对友情的渴盼,与父母、朋友、老师共同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快乐,让感恩成为了师生的“必修课”,促进全体师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言、报恩于行。
四是开展慈善征文、手抄报、书信等创作比赛,演讲、诗歌朗诵、感恩歌曲比赛等活动,弘扬慈善文化。11月10日—23日学校开展“你眼中的慈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制作慈善文化手抄报、墙报、绘画等展示。半年来,我校学生写出《慈善读本》读后感335篇,慈善手抄报278份,慈善教育征文112篇,依托国庆、元旦等节日举办师生书画展和文艺汇演。
借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契机,我校希望用慈善教育和慈善活动的点点滴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仁爱的种子,我们期待随着慈善雨露的播洒,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
【篇三:“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清塬九年制学校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爱心小天使
  一、指导思想
接县教育局精神,为了使慈善文化走进学校、扎根校园,为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  长:乔博锐
副组长:王小民  张振锋
成  员:吕阿娟  许小林  崔  亮  杨万平  寇晓娟  下设办公室:主  任:张振锋
副主任:崔  亮成  员:七-九年级班主任
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慈善文化进校园”日常活动的开展
三、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中,学校
在升旗集会上宣传《慈善读本》,让全体师生认识到《慈善读本》
进校园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二)《慈善读本》与班级相结合
慈善文化有各方面的育人功能,班会课上学习慈善文化,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慈善文化,会让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班会课传播慈善文化。
(三)《慈善读本》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办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活动,并通过校园广播广泛的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四)《慈善读本》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在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宣传慈善文化理念,以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熏陶自己的孩子,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会延伸。
总之,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拉动我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让慈善之花在铜川市第五中学的校园中盛开。
附:
旬邑县清塬九年制学校
“慈善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安排
主题活动一《慈善读本》进校园  时间: 2017年3月30日
地点:学校教学楼前
主持:张振锋
主题活动二 慈善文化宣传
时间:2017年4月5日起
指导教师:张西锋
活动形式:校园广播宣传
主题活动三 慈善文化展评
时间:2017年4月6日—10日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活动形式:黑板报 手抄报
主题活动四 慈善文化交流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2日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活动年级:全校三个年级
活动形式:班会课(朗诵、故事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