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爱心小天使》9篇
活动目标】
1、观赏照片,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知幼儿教师也和小朋友一样爱自己的妈妈。请全体幼儿对着自己妈妈的照片亲吻一下并说一句静静话,表达对妈妈的宠爱。
观赏教师为妈妈画得像,学画人物头像。
2、为妈妈画张像。
引导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妈妈的发型,五官,等特点,产生为妈妈画张相的愿望。
幼儿作画,提示幼儿要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带眼镜等方面表现妈妈的以两个主要特征。
幼儿相互观赏作品,并讲讲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最喜爱妈妈的哪些地方?
活动延长:启发幼儿从生活小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教学活动三:渐渐变老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人都会渐渐变老。
2、学会敬重老人,关爱老人,能主动帮老人做事情。
3、学唱歌曲《好娃娃
活动预备:
1、反映人一生年龄变化的图片,
2、歌曲好娃娃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了解人的不同年龄。
(1)自己家里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吗?
爱心小天使
(2)家里谁最年轻?谁最老?为什么呢?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幼儿说出自己以理解的关于年龄的神秘。
2、知道人一生的年龄变化。
(1)出示一个人从幼儿到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图片,请幼儿认真观看并说出他们各是哪一年龄的人。
(2)教师叙述,一个人从小到老的各个年龄特征,让幼儿明白爷爷奶奶也是从小时候渐渐长大的,渐渐变老的。
(3)请幼儿联想,自己也会变老,自己以后变老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幼儿对老年人的同感。
3、知道敬重,关爱老人
(1)请幼儿结合自己的阅历讲讲对老人生活的了解。
(2)教师总结幼儿观点叙述更多老年人的生活特点,知道他们也需
要别人的帮忙和照看。
(3)请幼儿谈谈自己为爷爷奶奶做过哪些事情?以后应当怎么在生活中敬重关怀老人?如何做一个大家喜爱的好娃娃。
4、学习歌曲《好娃娃》
(1)教师弹唱,幼儿倾听,留意听歌中的歌词内容。
(2)提问;好娃娃带来了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爷爷是怎样的?娃娃怎么对待爷爷的?奶奶是怎样的?娃娃是怎么对待的?
(3)教师依据幼儿所说清唱一遍,幼儿跟唱。教师弹琴,幼儿唱歌。反复几遍。
5、幼儿演唱歌曲,活动完毕。
教学活动四: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会区分高矮,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2、能够用目测和实物测量的方法比拟物体高矮。
活动预备:
桌子,椅子,小棍,高矮不同,颜不同的纸筒娃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拟高矮。
(1)先出示两个纸筒娃娃(红绿两种颜),请幼儿观看他们的不同,引导幼儿说出来颜不同,高矮不同,红娃娃高,绿娃娃矮。
(2)再出示黄娃娃,让幼儿比拟三个娃娃的高矮,引导幼儿说出红娃娃最高,绿娃娃比拟高,黄娃娃最矮。
2、引导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比拟高矮。
(1)刚刚我们只是用眼睛看的,不肯定精确,现在我们用工具量一下,请一名幼儿量一下刚刚的三个纸筒娃娃的高矮,在请一名幼儿用小棍量一下椅子和桌子谁高谁矮。
(2)让幼儿一其他的物品来测量。比方玩具厨,钢琴等。
3、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1)出示椅子和桌子,让幼儿说出谁高谁矮,再让钢琴和桌子比拟谁高谁矮,让幼儿知道物体的高矮使物体之间的相互比拟得出来的。
(2)出示挂图,一只猴子在树上,一只长颈鹿在地上,让幼儿比拟它们的高矮,让幼儿知道比拟高矮是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4、阅读幼儿用书,幼儿比拟书中动物的高矮。
教学活动五:爷爷奶奶的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和习俗
2、情愿为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让幼儿知道九月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2、请幼儿说一说家里都有那几位老人要过老人节(爷爷、奶奶、外
公、外婆……)问:怎么为他们庆祝重阳节呢?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我们学一首歌曲回去唱给他们听,祝他们节日欢乐,学唱《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教师边弹琴边唱、幼儿熟识歌词、曲调(1)请幼儿说说从歌中听到了什么内容?
(2)教师教幼儿一句句唱
4、今日我们把心学的歌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欢乐,而且以后也要像歌中唱的一样孝敬老人。
教学活动六:圆脸和方脸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形和圆形
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大家要相互关怀才能快乐欢乐活动预备故事插图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叙述蛊石倾耳倾听然后提出问题
(1)图中有哪两位人物
(2)方脸公公喜爱什么圆脸公公喜爱什么
(3)请幼儿出图中方形的东西和圆形的东西
3.教师连续叙述故事问:老公公和老婆婆能不能分家为什么最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