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作业纸5答案
蒙氏数学作业纸5答案
【篇一:蒙氏托二班六月份第一周作业纸】
txt>一,生活教育:
1.鼓励宝宝口渴时主动饮水
2.鼓励宝宝尝试自己剥开蛋壳
3.鼓励宝宝尝试自己穿脱袜子
二,教学活动
一.活动名称:儿歌《脚丫丫穿衣服》
目标:乐于自己穿袜子,学会念儿歌
脚丫丫操
脚尖翘一翘,脚跟摇一摇,
翘一翘,摇一摇,小脚小脚跳一跳。
二.活动名称:捏《雨花石》
目标:培养幼儿手指协调性
三.活动名称:歌曲《小龙人》
目标:让宝宝感受歌曲的快乐
小龙人
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我头
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
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多少小秘密,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多少小
秘密,我有许多的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四.活动名称:蒙氏操作《解鞋带》
目标:让宝宝练习解鞋带,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
识
五.活动名称:体能游戏《帮老奶奶运水果》
目标:通过宝宝钻的动作,培养宝宝身体灵活性
六.活动名称:音乐律动《手指歌》
目标:帮助宝宝拇指、食指及小指的分化,增加手指灵活性
【篇二:蒙氏数学】
利说:1、幼儿的敏感期。1--2.5岁的幼儿已经有了大小、多少、轻重、长短等数量经验。而5--6岁的幼儿已经有数学的概念化。如数、量、空间等的概念。2、丰富的感官经验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如
眼睛、耳朵、鼻子、手等就有看、听、嗅、味、触等感官经验。3、
蒙氏数学的核心是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操作学习。4、学习成果的
爆发性。“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有耐心,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通过
前期的积累,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爆发。皮亚杰说:1、孩子早期的
数学学习是离不开操作的。它分为动作水平、表象水平和抽象水平
三个阶段。2、知识习得建立在经验之上。班图拉的亲历学习。
二、操作材料
教师具备教师用书;孩子是学具、操作册、作业纸。对作业纸的发
放也是很与学问的。可以整本发,也可以是撕下来有目的的发放。
对操作材料上的图形要先让幼儿感知再让幼儿辨别。
三、教学流程
首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的、经验的、环境的)、
教学延伸包括(家庭的、园内的)及提示(注意事项)。
其次是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走线(线上游戏)控制在5分钟左右。2、集体活动。控制在15分钟左右。3、分组活动(游戏+操作册)控制在10分钟左右。4、交流与小结。控制在2--3分钟。
注意事项:如,学具的数量、课前准备、学具的收发。
幼儿期的数学智能提升活动,都是一些简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戏,寓
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数学概念,都可以借着
游戏让孩子毫不费力地认识到,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的讲座
只是对蒙氏数学的初步的认识,真正想了解它的上法,学会它的上
法还有待于今后自己对蒙氏数学的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纺锤棒箱
活动名称:纺锤棒箱的展示
教具构成:纺锤棒箱一套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认识0、巩固数和量的对应练习。
间接目的一渗透集合的概念。
操作方法:
1、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纺锤棒箱的工作。
2、双手将纺锤棒箱取来放在桌子上。
3、指并读出数字1,“1”从箱中点数出1根纺锤棒放在1的格子中,指并读出数字2,“1、2,2”从箱中点数出
2根纺锤棒放在2的格子中,依此类推。
4、数完后,给孩子示意装纺锤棒的箱子已经空了。
5、之后指并读出数字0,“0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放。”
6、最后按照0-9的顺序将纺锤棒收回箱子里。(如衅9-1)
变化与延伸:可以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棒,用橡皮
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加0-9的数字卡片一起使用。
适用年龄:熟悉数棒和量练习的孩子。
注意事项:要一个一个点数并请孩子参与。
蒙氏工作教案:数字与筹码
活动名称:数字与筹码手眼
教具构成:木制数字1-10各一个,55片红圆形筹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巩固1-10的点数,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操作方法:
数字与筹码一奇数和偶数的发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