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的互相帮助作文
篇一 《教师间的暖心互助》
在学校里,教师之间的互相帮助那可就像一部部有趣又温暖的小故事。我们年级就有这样两位老师,张老师和李老师。
张老师是数学老师,李老师是语文老师。有一回,学校要紧急准备一场公开课,张老师被选中了。但是张老师遇到了个大难题,他的教学课件怎么弄都感觉很单调,学生们的兴趣肯定不大。这时候李老师就像超级英雄降临了。
李老师那可是个做课件的高手,她对彩、动画、排版这些都很有一套。李老师一进张老师的办公室,就像个指挥家一样开始指挥起来。“老张,这页面颜太暗沉了,咱得换个亮,来个淡蓝活泼又清爽。”张老师在那挠着头嘿嘿笑。李老师又指着一个图表说:“这个图表光有数据不行,得加个小动画,让数据一点一点蹦出来,特有趣。“然后李老师就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开始操作。
她素材得可仔细了。和数学相关的动漫角的时候,一个一个在素材库里翻。每一个图片都点开看看,嘴里还念叨着:“这个不行,形象太逗了不符合数学的严谨;这个也不行,太花哨怕分散学生注意力。”最
后到了一个数学小精灵的图像,刚好合适。动画设置的时候,她得一次次预览效果,哪个出现的顺序不对,哪个动得太快或者太慢都不行。前台展示的速度和效果折腾了好半天。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张老师的公开课大获成功。学生们都被那精美的课件吸引住了,生动有趣极了。从那以后,张老师也开始跟着李老师学做课件了,两人一有空闲就凑一块儿讨论新的教学创意,互相在教学上支持和成长,别提有多和谐了。这就是咱学校教师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画面。
篇二 《教师互助的小确幸》
学校教师们互相帮助可是常有的事儿。就说我们的美术老师赵老师和音乐老师孙老师的故事吧。
有一天,赵老师接了个大任务。学校要举办一个文艺汇演,每个年级要有一个特节目,美术组要负责搭建舞台背景这些。赵老师心里有点犯怵,这么大的工程,他虽然画画是没问题,可这搭建的结构力学什么的对他来说太复杂了。
这时候,孙老师出现了。孙老师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但是他对木工活儿可拿手呢。孙老师两手一叉腰就开始给赵老师出主意。“老赵啊,你看这个背景得先有个框架,咱要用那种轻便又结实的木条,这样既方便携带又牢。”赵老师忙不迭地点头。
然后他们就开始行动,孙老师带着赵老师去了学校的木工房。孙老师在那挑木条,眼睛就像X光一样,这个拿起来敲敲,那个拿起来看看。他自言自语:“这个木节太多了,不行,怕不结实;这个纹理太乱,美观性差些。”最后选出了一小堆满意的木条。
在切割木条的时候,孙老师那叫一个专注。他戴上护目镜,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切割机的角度。每切一下,都要仔细看切口是否平整。赵老师在旁边帮忙递工具,递错的时候孙老师还打趣他:“老赵,你画画行,这工具可没我熟,可别乱拿啦。”
孙老师对钉钉子的要求特别高。每颗钉子的间距他都量好,钉的时候用力均匀。他胳膊抡着小锤子,就像演奏家击鼓一样,有节奏地一下下敲着。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一个漂亮又结实的舞台背景框架就做好了。
赵老师在上面绘制了绚丽的图案后简直完美极了。你看,教师间就是这样相互搭把手,再难的事儿都能搞定,这也是学校里一道温馨的风景线呢。
篇三 《校园里的教师援手》互相帮助的作文
在我们这所学校里,教师互帮互助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而且每次帮忙还都特有意思。就说说班主任吴老师和体育老师郑老师的事儿吧。
吴老师那是个大忙人,除了日常教学之外,还得管理班级的各种杂事。有一次,学校要进行广播体操比赛,吴老师所在的班级可是在准备过程中状况百出。有些孩子动作老是记不住,还有些动作做起来软绵绵的没力量。吴老师是干着急没办法。
这时候郑老师闪亮登场了。郑老师站在操场上,那可是气场十足。郑老师先把那些记不住动作的学生拉到一边。他不是那种干巴巴地教,而是有趣极了。他把每个动作都和生活里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说向前伸手这个动作,郑老师就说:“想象你们前面有个大苹果,你们要特别想去抓到这个苹果,手快速笔直地伸出去。”
示范动作的时候,郑老师那表情可丰富了。做弯腰的动作,他嘴里喊着:“一二,像钻山洞一样低下去。”脸上的表情就跟真的钻进很矮的山洞似的。而且他的身体特别协调,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的同时还很标准。
对于那些做动作软绵绵的孩子,郑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训练办法。他来了两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递给孩子。“拿着,就像攥着金子一样,用力攥紧,然后在做动作的时候,胳膊和手上的劲要跟这个一样。”郑老师一边监督还一边调整孩子的姿势。这个孩子的肩膀歪了一点,他就伸手把肩膀扶正,还说:“来,像个小战士,站得笔直的。”
就这样,在郑老师的耐心帮助下,吴老师班上的孩子们广播体操动作迅速规范了起来,而且充满朝气。吴老
师松了一口气,对郑老师充满感激。从此之后,只要有体育课相关的事情,吴老师一定是全力支持郑老师,教师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情谊就是这样在校园里蔓延开来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