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恩难忘
                                    扬子四小  王奋勤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老师领进门》,这是记叙文,按照先记叙后抒情的顺序,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田老师,他将知识和浓浓的爱意融入到一个个自编的故事里,孩子们浸润在老师的故事里幸福地成长。在田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里,语言文字变得立体起来,灵动起来,使得语文散发出持久的芬芳。课文的题目《师恩难忘》,课堂教学时,就要围绕“师恩”来探究,“师恩”就是田老师用上千个故事在作者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围绕“师恩”我们能感受到刘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文章通过简洁朴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田老师教一年级学生学诗这一件事情,塑造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形象。本单元的习作也是要求学生学会用平实的语言记录留存于心底的最温暖的一件事或一个瞬间,记述与老师相处中触动心弦的故事。因此,以这篇文字的3-7小节作为范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篇作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练写一个自己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片段,为习作一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出“我”对田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及对师恩难忘的原因。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能领悟课文以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并模仿习作。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自我设问,抓住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文中的写法表达对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的真挚情感。
教具准备:PPT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成语、多音字、二类字。写好生字“歇”“炊”。
2、初步感知课文,能按时间顺序理清段落,概括段意。
3、精读课文8-9节,感悟作者对恩师的感谢之情。
一、精导启趣:2分钟)
1Ppt出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2、谁来说说,这些名言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恩老师的文章,齐读课题。
二、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15分钟)
(一)检查预习,点拨提升新知
1PPT出示词语:
姥姥  炊烟  念叨  惊醒  滋润  歇脚  教诲  拄拐杖 正月  捅了一下
1)指名读,学生正音
2)教师点拨:
①读好轻声念叨及多音字“正”
②读准音调:教诲  拄拐杖  戛然而止
3)学生交流易错字及记忆的好方法。
4)教师指导写好“炊”“ 歇”注意“火”旁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5)学生描红。
6.小结:全班齐读,巩固词语。
2ppt出示成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1)指名读
2)同座互相交流自己所理解的成语
教师总结提升理解成语的方法:以“身临其境”为例抓关键字理解成语。
3)检测运用:
A、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        ),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B、演奏会上,音乐(        ),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C、奶奶摇着蒲扇,(        )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D今天我去参观了恐龙博物馆,真是一个(    )的好地方啊!
(二)走进课文,初步感知:12分钟)
1.生再次读课题,联系课题质疑(预设:a、老师对学生有怎样的恩情?b、学生为什么难忘?c、作是者怎样表达这份难忘之情的?……
2、学生放声读课文(要求去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自己读课文所了解的内容。
师在此基础上点拨提升:a/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理清段落b/学会抓关键句子或词语来概括段意。c/表扬积极查阅资料的学生等。
提升点: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重点描写开学第一天田老师给“我们”上课这一件事,表达了自己难忘师恩的情感,我们也要在写作中学会通过一件事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
4.小结:了解了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
三、精读课文:8分钟)
1.导语:师恩难忘,短短的四个字,却饱含作者对恩师的无限感激之情,默读课文8-9小节,你从哪些词语句中读出了作者的感恩之情?
2、交流汇报
预设点拨
A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学生演示行礼)
B、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介绍四十年后的刘绍棠,再次行礼,学生再次感受此次行礼之尊重,感谢至深。指导朗读)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指导读出感激不尽之情)
3、小结:田老师是怎样一位的老师,他是怎样将文学的种子播撒到作者的心田上的?让作者成为一名享有盛誉的乡土文学作家?下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了解田老师。
四、练习巩固:3分钟)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组词  悔(  诲(  侮(  腥(  醒( 
3、解释成语中带点的字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戛然而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田老师的形象。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
3、感受作者的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平实的语言描写老师关心、帮助、教育自己的一个小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导语: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已是四十年后了,作者依然忘不了自己的老师,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心中,读一读那感人的文字(8-9节)。
2、每一份浓烈的感情背后一定有着一个不寻常的人和不寻常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3—7节),去仔细品读文字,去认识让作者无比感激的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