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关于廉洁典故
《篇一:羊续悬鱼》
我给你讲个古代廉洁的故事,这主人公叫羊续,是个当官的。羊续在东汉时期任职南阳太守。这人呐,可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眼里揉不得沙子,对贪污腐败那是深恶痛绝。
话说有一天,羊续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呢,这时候下属来通报,说是有个当地的府丞来拜访。这府丞啊,平日里就爱搞些小动作,总想着巴结上司。他一进门,满脸堆笑,手里还提着一条新鲜肥美的大鱼。
府丞开口就说:“大人,您日夜操劳,为咱南阳百姓谋福祉,小的心里实在敬佩。这是小的刚从河里捕到的鱼,新鲜得很,给大人补补身子。”羊续心里“咯噔”一下,他一看就明白这府丞没安好心。但是他呢,也没当场发作,只是淡淡地说:“你这是做什么,把鱼放下,先回去吧。”府丞以为羊续只是假意推脱,便把鱼往桌上一放,就匆匆离开了。
清正廉洁的故事羊续看着桌上的鱼,皱起了眉头。他心里想啊:“这可不行,今天收了鱼,明天就会有人送银子,这官场的风气可不能被我带坏喽。”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仆人,让仆人把鱼用绳子穿起来,高高地悬挂在房梁之上。
过了没几天,那个府丞又来了,这次他又提了一条更大的鱼。他一进门就看到房梁上悬挂着的鱼,已经干巴巴的了。府丞还没开口,羊续就指着房梁上的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在那挂着呢,我都没动,这次你又送鱼,这是何意啊?你要是再这样,我可就要上报朝廷了。”府丞听了,脸涨得通红,灰溜溜地提着鱼走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给羊续送礼了。羊续呢,依旧每日勤勤恳恳地为百姓做事。他这个“羊续悬鱼”的事儿啊,就在南阳传开了。百姓们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廉洁的太守,都高兴得很,对他更加敬重了。这羊续啊,就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廉洁,他在任期间,南阳的官场风气都清正了不少呢。你看,这就是古代清官的做法,坚决不被这些小恩小惠腐蚀,多值得敬佩啊。
《篇二:于谦拒礼》
咱再来说说于谦,这也是个廉洁奉公的大好人。于谦是明朝时候的名臣。他这人啊,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那真是两袖清风。
有一次,于谦要进京述职。这在当时啊,可是个大事儿。有些官员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巴结京城的大官,或者给自己谋个好前程。于是呢,他们就会准备各种珍贵的礼物,带着进京。
于谦可不一样,他就带了自己的行囊,轻装简行地出发了。他的同僚们看到他这样,都很不理解。有个同僚
就凑过来对他说:“于大人,您这进京述职,怎么也不准备点礼物啊?您看咱其他人,都带了不少好东西呢。这京城的大官们,要是看到您两手空空,可怎么行呢?”于谦听了,哈哈一笑,说道:“我为官一任,只为百姓做事,可没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我去京城是述职的,又不是送礼求官的。”
可是啊,还是有人不死心。有个当地的富商,一直想和于谦搭上关系。他听说于谦要进京,就备了一份厚礼,在半路上拦住了于谦的马车。富商满脸谄媚地说:“于大人,久仰您的大名。小人在这小小的地方做点生意,一直敬仰大人的清廉和公正。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都是些本地的特产,还请大人笑纳。”于谦下了马车,看了看那些所谓的特产,其实都是些价值不菲的东西。他严肃地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不能收你的东西。我于谦要是收了你的礼,日后还怎么为百姓主持公道呢?”富商还想再劝说,于谦摆摆手,登上马车就走了。
于谦到了京城后,那些官员们看到他真的什么礼物都没带,都很惊讶。但是于谦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坦然地向皇上述职,把自己在地方上的工作一五一十地汇报得清清楚楚。皇上听了,十分满意,对于谦更加器重了。
于谦回到地方后,继续为百姓们做着实事。他的廉洁之名在百姓当中广为传颂。大家都说:“有于大人这样的清官,是咱们百姓的福气啊。”你看,于谦就是这样一个坚守廉洁的人,在那个有些浑浊的官场里,就像
一股清流,他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