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诚信故事
诚信,乃立人之本,兴国之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名人以其诚信之举,成为世人传颂的典范。
先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商鞅。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一步。然而,在变法之初,百姓对新法令将信将疑。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从而使得变法得以顺利推行。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诚信是变法成功的基石。
再看季布,“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是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在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多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经过汝阴侯夏侯婴的说情,刘邦赦免了季布,并封他为郎中。季布的一诺千金,不仅让他在当时声名远扬,也为后世留下了诚信的典范。
而在现代中国,也有许多坚守诚信的楷模。比如,“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2010 年 2 月 9 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不顾风雪,提前返乡,途中遭遇车祸。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的真正含义。
在外国,也有不少因诚信而被铭记的名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曾用斧头砍倒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当父亲愤怒地问是谁干的时,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错误。父亲被他的诚实所感动,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称赞他的诚实比樱桃树更宝贵。华盛顿的诚实品质,为他日后成为美国的领袖奠定了重要基础。
外国名人故事还有德国的康德。有一次,康德要去拜访一个朋友,约好了时间。当他走到河边时,发现桥断了。为了守时,他不惜花费重金租了一艘小船,按时赶到了朋友家。康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时间和承诺的尊重。
古今中外的这些名人,他们的诚信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无价的品质。商鞅的立木取信,让秦国走向强大;季布的一诺千金,使他名垂青史;“信义兄弟”的坚守,感动了社会;华盛顿的勇于认错,成就了他的伟大;康德的按时赴约,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
在当今社会,诚信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无论是在商业交往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只有坚守诚
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让我们以这些名人为榜样,将诚信的品质传承下去,让诚信之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