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永生的眼睛》教案
达旗第七小学郭丽霞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深刻的词句。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关于器官捐赠的资料。
一、导入
相信通过刚才资料的交流,大家已经对器官捐赠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和大家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器官捐赠的真实故事。(板书:18 永生的眼睛)
我们经常说水汪汪的眼睛,明亮的眼睛。那么到底什么是永生的眼睛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出答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我会认:
捐献遵从屡屡流淌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与世长辞
永生的眼睛热泪盈眶
2、打开书,看课前导读。明确两个学习要求。(图片展示)
3、叫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学习要求1:琳达一家为盲人能重见光明是怎么做的?
4、学生回答问题(板书:捐献角膜
二、合作探究,感悟课文
1、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父亲和女儿捐献角膜的态
度一样吗?画出相关句子,完成填空:
针对母亲捐献角膜,作者的态度------------------------------------------------
针对父亲捐献角膜,作者的态度------------------------------------------------
针对女儿捐献角膜,作者的态度------------------------------------------------
2、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器官捐献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是作者发生了这种变化呢?(父亲的教育)默读课文,画出父亲教育我的具体句子。
A“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1)叫读,齐读,将自己的体会写下来。有感情朗读。
(2)你可以给予他人那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他人自己身体的
一部分是最珍贵的?(对于你重要的东西,对于别人也同样的重要)
B“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么美好!”
(1)学习方法同上。
(2)两处语言有何关系?说说自己的感悟。
过渡:如果你也有一位这样伟大、无私对他人充满关爱的父亲,你会感到?(骄傲)
3、读课文8、9自然段,画出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学习要求2)
(1)说说谁为谁骄傲?为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的读读这两句话。
三、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过渡: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真正的结尾还有其它。出示课文结尾,教师配乐朗读。
1、学生谈体会。
2、如果你是受捐者,你会对温迪,对这一家人说些什么?(先写后说)
3、总结:
在女儿说出以后也要捐献角膜的在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留下了父亲的谆谆教导,留下了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更留下了生命的高尚价值。这真是一
双永远闪亮的永生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听听父亲说过的话:
师: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身身体的部分。”
师: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假如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父亲愉快地说──“假如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协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师:父亲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四、总结:通过这些语言描写一个伟大而无私的父亲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种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作手法,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的上。
五、板书:
18、永生的眼睛
角膜捐赠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眼精
睛神
永生
六、作业
写一封号召人们支持器官捐赠的建议书。
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