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的语文教学反思
一、抓住题目,绽开教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能折射出人性的和善和美妙。本文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抓住课题,引导同学理解文章的内涵。如初见课题时我请同学谈’“ 永生”的含义,再谈对题目的理解,自然就是“眼睛永久都活着。”对于同学的理解,我并没有急于确定或否认,深究课文后,再去理解题目,同学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了,而是有了本质的升华。
二、抓住重点句子、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鼓舞同学自主探究、学习文章主体部分,抓住父亲的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想象填空,出示资料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人物品质。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示,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对生命的喜爱,对他人的关爱。
此外,我还在教学中强调了文中的两次对比的写法、(1)对于捐赠母亲、父亲的眼角膜时琳达的不同看法。(2)14岁的琳达和温迪面对亲人捐赠器官时的不同看法的对比,让同学在详细语境中学习习作的写作方法,深化体会父亲言传身教的意义.
三、注意课外延长,拓展提升.
本课节选部分已经让人感动,但课外延长的部分更让人潸然泪下。所以在学完课文后,我链接了课外内容——温迪的故事。我饱含深情地朗读着。读着,读着,我看到同学好像都噙满泪水,为温迪的
死而哽咽,更为温迪的和善所感动!在琳达一家的故事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人间最宏大的`情感,那就是爱!但是我们不仅要感受爱,更重要的是传递爱!奉献爱!所以我适机设计了“听了故事的结局,你想说些什么吗?”这个问题,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从本文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四、困惑
一节课下来,虽说感情味儿很浓,到达了预期的效果,但我感觉自已还是讲得过多牵得过多,生成新的内容不多,忽视了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培育。反思缘由也许有两个方面、
永生的眼睛〔1〕、教案设计过细,教的成份过重。
〔2〕、没有完全放心让同学自主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握好教学思路,抓住同学的生成资源,注意对同学的评价,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同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