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到的语文论文8篇,仅供参考。
语文论文 篇一
    1.创设生活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教学应注意从学生角度,创设与文本相宜的生活情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借助文中插图、多媒体、语言描述等,创设文本描绘的生活情境,再现生动可感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身临文境地与文本互动和交融。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就某个难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分别采访合作成功的和不理想的,鼓励他们大胆交流各自的合作体会,从中自然地过渡到文中论点:“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先将文本主要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亲身经历,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体验读、思、议、写等,促使学生更真切、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表达,进而充实学生的课堂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
    2.链接生活经验
    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造就了鲜活的文章。学习任何文章都应尊重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而理解这个背景的基础是学生生活,不是作者生活、教师生活以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为此,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善于蹲下身子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揣摩学生拥有哪些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考量其中的哪些可以转化为学习本文的资源,借此激活学生相似的经验储备和情感积淀,促使学生带着生活经验理解和感悟文本。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春联》时,如果一味地讲解春联的相关知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从过年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回想除夕贴春联、大年初一话春联等生活场景,学生定会兴趣大增。为此,可以激发学生联想过年的生活场景,描述文中春联所表达的画面,感悟春联蕴含的意境,进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春联,为不同身份的人选择合适的春联,等等。这样,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入手,调动学生相应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回想生活、模拟生活、品味生活中自主探究春联,自由放飞思绪。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活有多广,探究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语文教学应追求课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将语文学习向生活拓展,向课外、校外延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学生生活语文化,提升学生的生活质态。
    1.激活生活需要
    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尝试、体验以及被人欣赏等需要。语文教学应满足学生这类生活需要。这类生活内需应该是自发的,但更多的需要教者借助具体的案例,相机激活。为此,语文教师不能被概念化的知识所束缚,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用学生熟悉的言语置换文中语文知识,将文本资源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激起学生自我尝试的欲望,引领学生带着某种期待沉醉于语文学习之中,自由地说、大胆地讲、深情地读、畅快地写、主动地思……自主探究语文。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谈礼貌》后,可以设计“礼貌用语大本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或通过典型故事,或回顾交际经历,或结合交流需要,说说还可以用上哪些礼貌用语:请人帮忙说“拜托”,初次见面说“久仰”,邀请出席说“赏光”……这些文雅的语言,经学生归类梳理,情境运用,会转化为学生的生活技能,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这样,既拓宽了相关知识,升华了文本内容,又唤醒了学生的言语生命,满足了学生学会文明沟通的生活需要。
    2.解决生活问题
    真正的语文教学须着力于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标尺。为此,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慧眼,注意寻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适度挖掘文中的生活元素,开展适宜的语文综合实践,将文本的言与意向课外拓展,向生活的相关领域延展,让语文回归生活,指
导生活,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发现、研究和解决生活问题,带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挖掘语文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引领学生理解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鹿与狼》时,学生悟得“要保护环境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后,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身边某些破坏环境的生活现象,鼓励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知识和法规,制订“绿环保”班级行动计划和个人行动计划,在环保行动中运用语文,以语文的方式解决身边的环保问题,争做家乡的环保小卫士。
    3.回归生活世界
    应用于生活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只有加强语文与生活交融,学生才能透过语言文字领略到生活的精彩和美妙。学生只有自觉地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悟得生活中的语文,将生活世界作为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才能增强时时处处学语文的意识,提升感受生活的能力,涌现热爱生活的激情。为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利用生活资源解读文本,利用文本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到生活中语文、学语文,与社会感应,与自然欢娱,在学会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运用语文中学会做人,真切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的海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后,可用“你身边有向命运挑战的人吗”一问激发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社会。通过课后走访和调查,学生会发现身边平常人的不平凡的事迹,进而学会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会观察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这样运用语文,学生会主动去思考语
文,会在运用中增强学习语文的情趣,丰富自身的语文积累,提升自己的个性品质,促使自己融入生活之中、社会之中。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蜜的果。生活列车只有驶入语文的轨道,才会处处生活风光好,时时语文气象新。只有既将语文引向生活,又将生活引进语文,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开放,学生才会真正关注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语文论文 篇二
    1在绪论课上明确情商教育方向
    首先,要明确情商教育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学校和那些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实用性的技能型的人才,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做人;不仅要提高智商,还要提高情商。要让学生明白,情商在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情商教育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要让学生明白,虽然语文考试时还没有相关内容的测试,但思想上要对情商的培养重视起来,平时要多关注这几方面的
内容,主动提高自己的情商。第三,明确情商培养的方法。情商培养的方法是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课外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又包括个别指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个别学生有关于情商方面的问题可以单独老师,老师会单独辅导(课堂时间有限,可课外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老师会利用教学内容不密集的时间给学生做专题讲座。
    2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渗透情商
    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的内容本身就富有情感,在情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条件,老师可以利用相关内容进行情商渗透。这样每堂课渗透一点,点点滴滴积累起来,也会有一定的效果。首先,利用课前三分钟口练对学生进行情商渗透。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语文课前都安排两个学生每人三分钟的即兴口练时间。这些口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学习的,也有情商方面的,比如如何宽爱待人、如何与同学相处、母亲节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如何做自信的大学生等等。学生口练完,老师都要对口练的情况进行点评,而这点评的时间,就是情商教育的较好的机会,老师可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情商内容的渗透。其次,利用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情商渗透。在语文课上,有许多学习任务要学生讨论完成。在对学生讨论动员时,老师要指导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要有团体意识。组长要调动起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要勇于表达,要为目标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次讨论课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小组长可以不固定,
轮流当,活动中又可锻练组长的责任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这些也是情商的培养。第三,利用实训课加强对学生的情商渗透。许多内容都是先讲理论,之后安排学生训练。比如调查报告,要让学生分组确定题目、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归类整理、写成调查报告,较后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共同合作,又有所侧重。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分配任务,擅长表现的负责汇报,擅长写作的负责写作等等,结束之后,组长还要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给出成绩。通过这样的实训,既锻炼学生与课程相关的能力,更锻炼学生的情商,包括心态、协作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老师在实训中和实训后要针对全班同学的优缺点和每组的优缺点进行点评,给予引导。
    3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情商教育
    除了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外,老师还要想学生所想,对于可能是共性的问题,进行情商教育内容的系列专题辅导。为了保证效果,老师可把辅导内容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课程末进行。语文课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后一年,因为初到学校,学生对学校、对学习、对同学都还不十分熟悉,还不完全适应。对此,一次情商的专题辅导就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进行。比如安排“改变不了环境、改变态度;改变不了别人,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一切,改变心情”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以及“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在环境适应及与同学相处时,要有主动、积极的心态。让学生明白,这个学校、
这个专业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喜欢它、爱它。学期中,学生对于学校、专业、同学关系有了一定的体会、经验,对于家乡、亲人,都有想念的感觉。教师可据此进行专题辅导,可安排“看人、看世要多看阳光面、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感情是需要表达的,表达感情要注意什么”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看人看事多看好的一面,不看或者少看不好的一面,遇事乐观面对,与人友好相处,这样利于自己快乐前行;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亲人相处时学会表达感情,养成表达的习惯,要把握好表达的机会(如对母亲感情的表达,要利用节日、生日、三八妇女节等)、表达的方式(语言、行动、礼物等)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期末,针对学生中已经有谈恋爱的苗头,其他没有谈恋爱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所思考的情况进行专题辅导。可安排“如何对待恋爱问题?爱要有爱的能力”的专题辅导。从感情的重要性、选择恋人前要注意什么、选择后相处时要注意什么、爱应该有哪些爱的能力才更幸福等方面和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学生毕业后乃至一生幸福打好基础。
    4教师以身作则加强情商教育的效果
    首先,一节见面课做好自我介绍,给学生一个好印象,更给情商教育打基础。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认识自己,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方式有许多,面对新环境,得体的介绍自己,给人一个好印象很重要。老师一节课要设计好漂亮的自我介绍来以身作则,抛砖引玉,便于学生将来做的更好。其次,平时的教学中,教
师要注意言行举止,要笑对学生,教师和蔼、亲切、平等、欣赏式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会起一个榜样作用。第三,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耐心的教育学生,而不是粗暴的批评。要告诉学生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别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第四,做有责任心的教师,按时上下课,认真备课,生动讲课。有学生上课睡觉、看手机,不能听之任之,要提醒学生,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因为做有责任的人是情商教育重要的内容。第五,上好较后一节道别课。从人之常理来说,人在分别之际,表达感情、真诚道别是必要的。语文课作为有强烈人文性的课,在较后一节课上,教师要设计好与学生的道别,要表达感情,要给学生的未来寄语,这样不仅给课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学生如何表达感情做较好的榜样。
    二。高职语文课强化情商教育的途径
    1教师从生活和媒体中学习情商教育艺术
    首先教师要通过电视、生活、网络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教学的艺术。教师自己的情商高了,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和互动中更好达到提高学生情商的目的。
    2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媒体和生活中学习
    提高情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商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电视及平面媒体自学,提高自己的情商。另外,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同学间要互相交流、学习,或者汲取长辈在人际交往、心态调节等方面的经验来充实、提高自己,以便为将来走入社会乃至一生的幸福快乐做好全方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