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培训心得()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1  一直以来,我都被我们xx中学的老师们感动着:你们,埋首案头,笔耕不辍;你们,从早到晚,以校为家;你们,苦口婆心,春风化雨。你们,肩负着家长的期望,承载着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背负着学校的明天,你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书写着xx教育的辉煌篇章。
  现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本人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之根  大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以此为生,养家糊口,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张普芳老师,做过多次手术,现在依然要借助拐杖,但他没叫过苦,没叫过累,就这样默默的坚持在三尺讲台。张华老师拖着沉重的步子,穿梭在一个个班级。这样的老师,就在我身边,时刻感染着我。我唯有踏踏实实。默默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同样面临生活压力和世俗的诱惑,只要你不想〝混饭吃〞,就要透支脑力和体力,付出巨大的成本去做这〝光荣的事业〞。这次,三年级又增加了几节课,谁也没有问问待遇怎样。我相信,学生和家长会明白老师的付出,学校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社会会承认
老师的奉献。
  我们可以自己抱怨教师工资太少,埋怨教师地位低下,但我们绝不容许有谁污染教师这一职业。我们总有些话不说,总有些事不做,我们觉得那样不符合我们的身份。教书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师之魂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现在,优秀学生就一个班,我们大多数了老师面对的多是普通生,甚至是差生。曾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怎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我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从不放任自流,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每次从校园走过,学生发自肺腑一声声〝老师〞就是对我们的回报。不要抱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
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这也许可以解释有些差生最后发展很好的原因。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李成林。彭娟。李福华等老师抢时间辅导学生,喻礼珍。罗芳。张华等老师下班时间仍伏案批阅,尤其是那些班主任,文林。郑晓舟等老师,严爱结合,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确实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让爱化作我们的行动,去抚慰学生的心灵。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2  经过两天的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我的理解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注重教育教学,提高我的专业水平。让我谈谈以下经验:
  1、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李元昌先生的教学经验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很多教育,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教育,如何教优秀学生,让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深刻真理。
  二、谦虚谨慎,不骄傲。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处理师生关系还是学校、家庭、社会关系,
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假设。一定要有强烈的平等共同学习意识,多讨论,多沟通,定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老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我们必须有广的胸怀,能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怀疑、少嫉妒、多怨恨,多理解、多关心、多友好,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雕塑大师,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一块坯料雕塑成一件艺术品。本质上,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他们的潜力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约束,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影响。主客观因素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更加关心和照顾这些所谓的差生。在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倾注所有的爱,到他们学习的每一点进步,到他们的生活,道德每一个闪光点,然后使用激励机制,充分肯定和激励,恢复温暖,增强信心,从而缩小师生之间的精神距离,使他们产生教师。这样,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就会有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老师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热爱教育。现代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归根结底,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和教师的认真工作。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
  5、一个好的老师也必须非常重视言行之外的身体教育应该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言行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不得粗心、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定期与学生进行精神交流,向学生敞开心扉。他们不仅可以谈论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还可以诚实地向学生披露自己的生活教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朋友。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3  执教数载,我对师德感触颇深,但要写一篇关于师德的论文,还是不敢贸然下笔。为此我上网查询了很多的有关“师德”的文章,深入进行研究学习,然后结合自我教学实际,得出了下头一点点感受,此刻把它写出了,仅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我的观点: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我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而良好的师德,表此刻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那便是“师爱”。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最起码最必备的素质就是热爱自我的学生。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师生间自然就会没有感情、没有信任、没有心灵的交流,是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故此,师德源于师爱。
二、感触和体会  (一)尊重——爱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职责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落实在我们教学实践中,首先便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
  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我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忙,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扬起梦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在网上见到这样一则例子,我觉得十分有说服力。一节公开课上:从上课开始到课中,一个小男孩一向热情地举手,想要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没有提问他。开头大家还没注意,以为是举手的学生太多,轮不上他;后教师的提问面已经很大了,提问了十来个以上的同学了,还是不提问他;再之后,小男孩急了,索性把手一向举着,等着教师的下一个提问,可教师还是不提问他;最终,小男孩急得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也在自我的位置上举着手说了起来。教师熟视无睹,依然不提问他。那只小手孤单而又固执地在教室里举着。听课的人开始轻声议论起来,这时这位教师在布置完一个任务之后,极迅速地(她可能认为自我是神不知鬼不觉
地)狠狠瞪了小男孩一眼,小男孩的手像被火烫了一样,迅速地放下了。台上的教师又继续表演着她的教案,几个伶牙俐齿的学生继续与她默契地配合着,这位教师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震撼了我,也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个小男孩在遭遇教师的刀子般锐利的目光后,他作何感想?教师这样做究竟要给学生传递什么?教师的目的何在?
师德培训
  显而易见,这位教师此举证明他没有对学生的起码尊重,就更说不上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她这一举动已经是在扼杀一颗探究知识的热情的心。她再好的基本功,再精心的课堂准备已无多大意义了,因为她犯了一个为师者的根本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