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临期商品处理方案
如何处理临期品,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有的时候,一个月的业绩很不错,但是清理一下仓库,就会出现大量的临
期产品,导致整个月,甚至整年的利润都被拉低。但如果方式得当,“临期品”这个消极的概念或许可以成为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枚棋子。
如何界定“临期品”
1、食品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
2、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
3、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
4、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
5、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
6、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
出现临期品的原因
1、市场基础薄弱,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认可度不高,商品不动销;
2、经销商频繁更换业务员,或者对商品不重视,只铺货不理货,导致退换货的处理不到位;
3、价格体系不稳定,低价囤货但又无法动销,商品临期了
又不能退换。
如何处理临期品
首先,分析了原因后,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打好基础,全面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及管理:
1、赠品的应用:即用临期商品捆绑临期或正常商品进行销售的方法。
2、特价销售:临期商品降价或打折进行促进销售,或将两瓶以上的产品绑在一起进行特价销售。
滞销品3、免费试饮:在社区或者超市开展试饮和免费赠送等活动,吸引消费人,打开市场。
4、特殊陈列:在以上三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特殊的陈列(如地堆、造型、手推车等),并积极叫卖,营造一种抢购
的氛围。
其次,加强对商品信息的管理,合理规划仓库。将不同保质期的商品,不同生产日期的商品区分摆放。划分好滞销商品区域,将滞销的商品集中堆放,集中处理。避免新货与旧货混乱。垛位标注好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货物做到先入
先出。
1、建立临期商品自查制度,定期对仓库中商品日期、保质期进行自查,及时发现临期商品,建表入册,把商品堆放到指定的临期商品区域之中,进行处理。
2、建立临期商品处理制度,针对商品的处理方法,销售程序,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及时处理临期商品,避免出现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