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1课外阅读。 
寻快乐的小獾(节选)
朱惠芳
    一天,小huān  ɡuàn)决定去寻自己的快乐。
    小獾走呀走呀,听见路边有一棵快要干死的小野花在喊:小獾,请你救救我!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小野花喝足了水,挺直了腰,脸儿变得鲜艳了:谢谢你!这个花瓣是我身上最香最美的一瓣,送给你。一片粉红的花瓣轻轻飘下来,小獾把花瓣藏好,又踏上了寻快乐的旅程。巨伞下的城市
    tū  hū)然,小獾看见前面有一张蜘蛛网,一只小蜜蜂不小心zhuànɡ  chuànɡ)了上去,正在拼命挣扎。小獾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力一拉,把小蜜蜂救了出来。小蜜蜂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一小罐蜂蜜送给你。小獾藏好蜂蜜,又忙着去寻快乐了。
    小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地上传来轻轻的呻吟声。原来是小蚂蚱在草丛间练习跳远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
伤了。小獾背起小蚂蚱,把他送回了家。小蚂蚱的妈妈非常感激:小獾,这根风铃草送给你!
    天晚了,小獾带着花瓣、蜂蜜和风铃草回到了家。看着这三份礼物,想起小野花、小蚂蚱和小蜜蜂的笑脸,小獾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就是快乐吗?小獾自言自语地说。
    他尝了尝蜂蜜: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甜。
    小獾躺了下来,把花瓣盖在身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来,快乐就是那么香。
    微风吹动风铃草,传出叮叮当当的轻响,小獾闭上了眼睛:原来,快乐就是那么好听。
    小獾就这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选自《最哲理的童话》)
1)给文中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________
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________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仿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4)小獾在寻快乐的途中都遇到了谁?他都做了什么?   
5)小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他的快乐是什么?   
【答案】 1huānzhuànɡ
2)自言自语;小心翼翼
3)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4)小獾在寻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5)小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huānzhuànɡ
2)自言自语、小心翼翼
3)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4)小獾在寻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5)小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掩饰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
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吹捧——吹嘘捧场。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拓展阅读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
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解析】【分析】(1)第一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第二空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2)第一空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点评】(1)第一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第二空解答时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第一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第二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巨伞下的城市(节选)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