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终结论和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同的角度对艺术进行探讨消费社会的出现,不断地修正着许多经典的理论。韦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断言,来自工具理性的压力将使日常生活成为一个“铁笼”,因此,审美与性爱为人们摆脱这种压力提供了某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社会中,当一切均转化为商品及其形象时,传统的许多分界和规范随之消解了。这种界限的消解意味着许多传统观念的失效。比如,在消费社会出现之前,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在现代主义主流中,艺术就是要通过创造出一个乌托邦,一个比现实的日常生活更加完美的世界,来弥补现实生活的不足。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因为只有艺术才是形式的创造,艺术总是预示着生活,而生活只能依照艺术的美和旨趣去塑造生活。正是由于有了艺术才弥补了生活的不足,它为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是摆脱「看」的陈规旧习,进而使人「看见」美。
然而,消费社会广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带来了文化的民主化,同时又导致了艺术摆脱传统的精英主义立场而转向民粹立场。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一方面和商业合流;另一方面,过去常常拒绝大众的先锋艺术,也改头换面地走向通俗一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总的趋向中,艺术家不再把艺术作为远离现实生活和广大公众的、自恋的独立王国,而是越加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汇流和融合,不再像过去那样拒斥应用艺术或实用艺术。这个过程加快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节奏,拓展了这一融入的路径和领域。与此同时,“文化大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提升,人们要求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审美意趣和格调。从办公空间,到消费场所,再到家居生活,当代人的美化欲求一直是很强烈的。另一方面,随着公众教育和审美水准的提高,趣味的多样化,也有一个把过去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视为艺术的倾向。从服饰到广
告,从美容到健身,从休闲娱乐到旅游探险,强调审美体验的要求成为丰要动厌。尼采曾经提倡艺术的东西视为艺术的倾向。从服饰到广告,从美容到健身,从休闲娱乐到旅游探险,强调审美体验的要求成为主要动因。尼采曾经提倡的像艺术品一样的生存」,过去只是少数艺术精英的生存方式,在消费社会中这种生存方式的追求似乎日趋成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的选择。过去尼采主张艺术是对生存的刺激,是把日常生活加以升华;如今则颠倒过来了,日常生活不断地提升着艺术并给予灵感,不断给予
艺术以美的创造性。这就是当代消费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一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终结论”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艺术理论和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并非完全相反或互不相容,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和审美的趋势和变化进行探讨。“艺术终结论”主要源自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理论。他在1984年发表的《艺术的终结》一书中,认为现代艺术已经走到了一个后历史阶段,即艺术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能够理解和欣赏的特殊领域,而是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他认为,当代艺术已经失去了原创性和深度,变成了商业化和消费化的产物,因此艺术已经走向了终结。
与此相反,“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将审美体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生活变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学价值。这一概念强调审美体验的普遍性和日常性,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将家居装饰、服装搭配、甚至是日常用品的摆放都视为一种审美体验。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日常生活都是审美化的,也不意味着审美体验是普遍适用于所
有人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中,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也存在差异。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可能只是一种趋势或理想,而不是一种普遍的现实。日常生活审美化
此外,“艺术终结论”也并不意味着艺术已经完全消失或不再存在。虽然艺术的形态和呈现方式可能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仍然存在。例如,在当代社会中,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也仍然在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艺术终结论”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理论。虽然它们对艺术和审美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当代社会中艺术和审美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同时,这两种理论也提醒我们,在欣赏和理解艺术时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