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生活——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赞同或否定,去做无谓的论争,而应该直面事实,接受事实,研究问题。在深入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
的利弊后,取其精华,处理好其与其他社会文化尤其是精英文化的关系。关键词:审美日常生活文化
一、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在我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即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与审美艺术的审美性相交融,具体表现为:人的日常生活把精神美学改写成为一种“眼睛的美学”,视像的消费与生产使精神的美学平面化、生活化,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得见得、“审美的”日常生活,一种视像与身体快感的精致统一。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因何而起的呢?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角度看,造成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首先是社会形态的改变,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运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带动了当今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及其文化伴生物——大众消费文化,客观上打破了精英文化的一元格局,拉近了文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其次,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的具体结果和直接对象,视像的生产根本上源自于我们时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直接快感的高涨欲求和热情追逐——生产是作为消费的同一物而出现的,同时高新技术与大众传媒迅速扩张了视像生产。最后,提倡“世俗精神”论者(如王蒙、李泽厚、张颐武、刘心武等)对于世俗化、对大众文化、对人的欲望、对文艺的消遣娱乐性等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认为世俗精神以及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等都不是“人文精神”的对立面,大众文化与人文精神并不矛盾,是物质生活变化在精神生活中的反映,而且它标志着世俗文化时代的到来。
不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因何而起的,这已经成为一种现状,我们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审美泛化倾向,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等。但是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具有民主化、大众化和消费性、低俗性的两面性,我们应在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展开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在不放弃审美的超越性、批判性的基础上承认“审美的身体性和娱乐性”。
二、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些学者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的深层含义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粉饰和装饰,它隔断了人与真实的现实的联系,并让人沉浸在一种虚假而浮浅的审美幻觉当中,误以为他所接触的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说“我们的知觉不光需要活力和刺激,同样也需要延宕和宁静的颂地,也需要间断。这一法则宣告了当今流行的美化趋势的失败。全面的审美
化导致它自身的反面。万事万物皆为美,什么东西也不复为美。连续不断的激动导致冷漠。审美化剧变为非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制造了现实的假象,又掩盖了商品原则的秘密,还最终剥夺了人的审美感知。面对这种虚假的日常生活,人文知识分子应该做的是祛魅和批判。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批判引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技术因素,例如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倾向于把技术看做由人类把握、支配的工具和手段,技术的弊病在于它把自然当作了与人对立的存在可以凭借工具任意掠夺、改造的对象,随着技术的节节胜利、人们对技术的认同,人也把自身当做了工具和手段,把别人当做剥夺和掠取的对象,这就导致了人的“异化”,技术开始支配操控人类的日常生活。
陶东风认为,在研究评价中国当代大众消费文化的众多著述中,普遍存在将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描述评价框架机械运用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批评的倾向,而没有对这个框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认真的质疑与反省。由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以法西斯德国的国家主义为经验基础与分析蓝本的,所以,它更适合与用来分析与批判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中极“左”意识形态专制与众文化,因此,法兰克福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中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存在某种错位。就技术问题而言,毫无疑问,当代技术的发明和大规模运用,给当代人类审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不能因噎废食。以技术力量的负面性来否定当下文化现实中审美存在的技术特性,否定当代技术发达对于人类审美生活的现实制约性,由此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既往价值的“颠覆”及其新建的价值构造意图,显然是片面的。既然人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技术的利用,那么对于技术力量对人类生活与技术关系的美学把握及价值肯定就是必要的,仅仅指责技术的“操控”而不是建设性地思考技术的新的美学功能,只是一种逃避,对于现实问题于事无补。日常生活审美化
面对这些论争,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大众文化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大众性、民主性,适应了现代社会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消费性和低俗性,可能消解人们的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而在现代性初期,它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我们在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应关注和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发挥审美娱乐功能,美化日常生活,使艺术渗透到人的感性之中,使世俗的日常生活更多一些快乐,但这就使审美降格,审美为日常生活服务,因此,应发挥审美的批判功能,从超越性的高度对日常生活的世俗性、消费性给予批判,从而恢复人的自我意识,摆脱人云亦云的世俗桎梏,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化生活
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承认这一趋势,而关于这个问题论争的关键之处在于,论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倡导或否定这一现象,而应该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有更深的理解。美化生活本身是一种美好的趋向,但任何事件的发展过程都不是理想状态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如此,最好的状况就是精致而不虚浮。一味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霸权,顺应“日常生活审美化”又不能盲目,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社会文化语境对之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高雅的精神追求,当前的市场经济和现代性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的实惠和享受,但也使人们精神平庸化,这就需要审美的批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借助大众审美文化实现的,而日常的审美批判则是借助精英审美文化实现的,虽然精英审美文化目前受到大众文化的挤压,从主流文
化中退出,但它不会消亡。因为平庸的日常生活并不能给人以真正的幸福,人毕竟具有精神性,即使吃饱穿暖、有玩有乐也难免无聊空虚,这时就要需要精英审美文化来充实空虚的心灵,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获得更高的精神追求。在大众文化膨胀的今天,我们不应当单纯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喝彩,虽然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更应大力提倡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在大众文化的挤压下,给精英审美文化留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2、姚朝文:《文学研究泛文化现象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赵勇:《谁的“日常生活”,怎样做“审美化”?》,《河北学刊》2004年第5 期。
5、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文艺争鸣》2003
年第6期。
6、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
《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7、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
《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8、王德胜:《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先生》,《文艺争鸣》,2004
年第5期。
9、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
《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10、杨春时:《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