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古诗集
一、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写中秋的诗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二、衍生注释: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山麓。
桂子:桂花。
珊珊:形容桂花飘落的样子。
露华新:带着露水的桂花更显清新。
三、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之夜,诗人在天竺寺前捡到带着露水的桂花,由此联想到这可能是嫦娥撒下来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美妙的意境,充满了浪漫主义彩。
四、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他的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代表作有《皮子文薮》等。
五、运用片段:
“哎呀,这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可真美呀,就像皮日休诗里写的‘玉颗珊珊下月轮’一样!”
二、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衍生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不胜寒:忍受不住寒冷。
婵娟:这里指月亮。
三、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明月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豁达超脱的情怀。上阕写把酒问天,幻想乘风归月,又怕高寒;下阕写对月怀人,感叹人生离合无常,转而以乐观旷达的情绪作结。全词意境恢弘,情感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
四、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五、运用片段:
“今天的月亮好圆啊,就像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的时候看到的月亮一样,真让人感慨呀!”
三、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