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201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沉疴/呵叱            瞳仁/脚踵            空降/降格以求
  B. 杂烩/荟萃            和煦/熙和            行情/贸然行事
  C. 捭阖/脾气            坼裂/牵掣            否定/否极泰来
  D. 圈养/豢养            粗糙/糟粕            难堪/毁家纾难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作者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之倾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发轫。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并空前高涨。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进入语文教学及中考高考试题。
A.折腰            B.雅俗共赏            C.脱颖而出            D.美轮美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B.这几个年青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本次展览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等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中外陶瓷文化互相影响和广泛交流的历史。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掩饰所需的精神力量,虽然总是而且必然会遭到虚伪的卑鄙性质所玷污,然而,却常常很受许多见
识不凡的人物推崇。
然而,它们有时候是受很不一样的动机指使的,在这种场合,它们虽然仍旧是伟大与可敬的,不过,却可能是极端危险的。
对恐惧的克制力和对愤怒的克制力,总是伟大高贵的力量。
最大无畏的勇气也许会被利用来进行最不正当的阴谋。
在重大的挑拨激怒中,表面的平静与好脾气有时候也许隐藏着最坚定与最残忍的复仇雪耻的决心。
当它们是受正义感和慈悲心指使时,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美德,而且也增添其他那些美德的光辉。
A. ③①④⑤⑥②        B. ③⑥②④⑤①        C. ④⑤①②⑥③        D. ④⑤⑥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孤独的人生“□”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呜呼甚哉!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
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然其习俗,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死者人之所难乎?吾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人而已。其初无卓然之节,而终以死人之事者,得十有五人焉,而战没者不得与也。然吾取王清、史彦超者,其有旨哉!其有旨哉!作《死事传》。
……
姚洪,本梁之小校。自董璋为梁将,洪尝事璋,(梁亡)后事唐为指挥使。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董璋反,遣人以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曰: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洪骂曰:老贼!尔昔为李七郎奴,扫马粪,得一脔残炙,感恩不已。今天子用尔为节度使,何苦反邪?吾能为国家死,不能从人奴以生!璋怒,然镬于前,令壮士十人其肉而食,洪至死大骂。明宗闻之泣下,录其二子,而厚恤其家。
……
沈斌,字安时,徐州下邳人也。少为军卒,事梁为拱辰都指挥使。后事唐,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
功为虢州刺史,历随、赵等八州刺史。晋开运元年,为祁州刺史。契丹犯塞至于榆林,过祁州,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契丹以精骑划门,斌兵多死,城中无备,虏将赵延寿留兵急攻之,延寿招斌降,斌从城上骂延寿曰: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已而城陷,斌自尽,其家属皆没于虏。
                                (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可胜数哉                        胜:尽,完   
B. 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                乐:以……为乐
C. 其有旨哉                        旨:目的
D. 其家属皆没于虏                    没:俘虏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3分)
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
姚洪,本梁之小校
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
A.                 B.    
C.                 D.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B.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C.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D. 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开平到显德年间,五十三年之间,前后一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在此局势动荡之时,无法要求士大夫们忠心不变。
B. 五代期间,不少读书人虽学得仁义忠信,享受俸禄,协助治理国家,却不在乎国家的存亡,苟且偷生,不以为耻。
C. 董璋曾经是姚洪的手下将领,后董璋降梁,想劝降驻守阆州的姚洪,姚洪不从,董璋破城抓住姚洪后将其残忍杀害。
D. 祁州刺史沈斌率军攻打入侵的契丹军队,因误判敌情,被契丹军队围城,他大骂敌将,宁死不降,城破后自杀身亡。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3分)
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4分)
2)姚洪和沈斌都被收录入《死事传》,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3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浈阳峡
[]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1)诗中描述了浈阳峡的哪些特点?请逐一列出。(4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的批评家在划分文学史时期时,通常采用年号、朝代的名称,或诸如”“”“等朝代细分期名称。可是,当他们回顾唐代时,却将一个源于植物生长周期的新名称插入初唐中唐之间。这一名称的采用,是文学史家超出平常的冷静而惊叹不已的表现:盛唐——唐朝的黄金时代,没有一个朝代的诗歌曾经如此称呼。在后世读者看来,以玄宗朝为中心的这一时代,闪耀着独一无二、辉煌壮丽的光彩,是文化繁盛和文学天才幸运地巧合的时刻。然而,这种特别的光彩也遮盖了这一时期文学史的庐山真面目:一个持续变化的复杂过程,却被看成是天才和多样化风格如同雨后太阳突现,而且其消失也如同出现一样迅速,留下后来的时代为获取其余辉而努力奋斗。
将盛唐看成中国诗歌顶峰的信念,出现于九世纪,发展于宋代,牢固地植根于所有后来者的心中。但如果我们想对这一时代及其诗歌进行严肃认真的探讨,就必须将这种辉煌绚丽的神话撇在一旁。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从远处观察它,就不能充分赏识其蓬勃生机和多彩丰姿: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这一时代深植于过去诗歌中的根被切断了,一系列简单化的、陈旧的词语被用来描绘这一时代的风格特征。
要坚持盛唐是诗歌黄金时代的神话,就必须对三个重要方面加以注意。首先,不能将这一时代等同于李白和杜甫,两位被后代读者看成是这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诗人。文学史并不能包括主要天才的全部,较为谨慎的做法是将天才安置于其基本背景之下。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他们不仅被视为诗歌的顶点,而且被视为诗歌个性的两种对立典范。但是,同时代诗歌的背景却使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殊为不同的眼光,这种眼光能使我们看出他们的独创性的本质和程度。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准来理解其最伟大的诗人。
其次是关于时代风格的一般问题。保守的文学史家幻想时代风格是一种完全一致的实体,具有明确的固定年代。另外一些人则不相信任何时代的标志,认为其中存在着不利于真正的诗歌鉴赏的东西。但时代风格是实际存在的;然而,时代风格又是无形的、多侧面的、相互渗透的实体,并不容易界定。它们在分界处体现得
最明显:新的观念、有影响的诗人或各种再发现能够在短短几年的过程中引起诗歌的普遍变化。这些分界线是高度渗透的:新风格的起源和旧风格的延续在这里最清晰地显现。大约在715年至725年间初具规模的盛唐诗,显然衍生于初唐风格;同时,这一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正是基于许多初唐诗人对自己时代诗歌的不满。在分界线的另一端,盛唐最后一位主要天才杜甫去世后,盛唐风格仍余音不绝。直到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对复古的关注重新兴起,这才真正进入了中唐。但这一分界线决不是绝对的:保守的诗人继续写着王昌龄风格的边塞诗,而激进的革新者在形成新诗歌的同时,仍然盯着李白和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