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大概意思
一、衍生注释
1. “八月涛声吼地来”,八月是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候,这里的“涛声吼地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潮水汹涌澎湃,来势汹汹,仿佛要震动大地。
2. “头高数丈触山回”,形象地描绘出浪头的高度,数丈之高的浪撞击到山石上,一个“回”字展现出潮水遇到阻碍后的状态。
3. “须臾却入海门去”,“须臾”表示时间短暂,说明潮水退去的速度很快,很快就回归大海。
4. “卷起沙堆似雪堆”,将潮水卷起来的沙堆比作雪堆,在阳光的映照下,沙堆洁白如雪,给人一种壮观又奇异的美感。
二、赏析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先以动写动,用“吼地来”“触山回”写出潮水的汹涌与力量之大,仿佛让人听到了那如万马奔腾的涛声,看到了浪头撞击山石的壮观景象。接着又以动写静,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沙堆像雪堆一样,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让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同时,诗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把涛声比作万马奔腾,把沙堆比作雪堆,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与壮美。
三、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风豪迈洒脱,清新自然,常常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之中。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浪淘沙其七》就是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典型之作。
运用片段
例子1
我站在钱塘江畔,脑海里全是刘禹锡《浪淘沙其七》描绘的画面。八月涛声吼地来,那声音真的就像万马奔
腾啊,好家伙,感觉大地都在颤抖。我想这潮水得有多大的力量啊。看那数丈高的浪头,就像一个愤怒的巨人,朝着岸边的山石撞过去,“轰”的一声又被弹回来。可没一会儿,这潮水就像个调皮的孩子,须臾却入海门去了。只剩下那些被卷起的沙堆,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雪堆一样洁白。我就纳闷了,这大自然怎么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景象呢?旁边一个老大爷笑着对我说:“这钱塘江大潮啊,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人有脾气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情绪,到时候就爆发了。”我深以为然,这大潮不就是大自然的怒吼和欢笑吗?
例子2
朋友非要拉我去看钱塘江大潮,我本来还不情愿呢。到了那儿,听到那潮水的声音,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那声音,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洪荒之力。浪头高数丈触山回,哇塞,那浪就像一凶猛的野兽,疯狂地冲向岸边的山,然后又被弹开。我当时就震惊了,这简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壮观。潮水退去的时候,那速度快得哟,须臾却入海门去了。我看到那些沙堆,就像诗里说的卷起沙堆似的雪堆,白花花的。朋友兴奋地说:“你看,这是不是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潮水是主角,它表演完了就退场,只留下这些沙堆当纪念。”我忍不住大笑起来,觉得这个比喻还挺有趣的。
例子3
我在给学生讲《浪淘沙其七》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就带他们去看钱塘江大潮的纪录片。当那八月涛声吼地来的时候,学生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像不像诗里说的万马奔腾啊?”他们纷纷点头。看到浪头高数丈触山回的画面,有个学生说:“老师,这浪头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拳头,狠狠地砸向山,然后又被弹回来,太酷了。”我笑着说:“对呀,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当看到潮水须臾却入海门去,留下的沙堆似雪堆时,另一个学生感叹道:“这就像一场梦一样,来势汹汹,走得又那么快,只留下美好的东西。”我很欣慰,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真的理解了这首诗的美妙之处。
例子4
我爷爷是个老渔民,他对钱塘江大潮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一次我给他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爷爷听得特别认真。读完后,爷爷说:“这诗写得好啊,把大潮写得活灵活现的。八月涛声吼地来,那潮水的声音我听了一辈子都听不够。那浪头高数丈触山回,每次看到浪撞在山上,我就想这是大自然在展示它的威力呢。”我接着说:“爷爷,那潮水须臾却入海门去,留下的沙堆像雪堆一样,多好看啊。”爷爷笑了笑说:“这沙堆啊,就像我们渔民的希望,虽然潮水退去了,但是留下的这些就像我们收获的宝藏。”我突然觉得爷爷的话好有哲理,这钱塘江大潮在爷爷眼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
例子5
去钱塘江游玩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画家。他正对着潮水写生,嘴里还念叨着《浪淘沙其七》。我好奇地凑过去问他:“您为什么要念这首诗呢?”他看了我一眼说:“你看这八月涛声吼地来,这气势,这声音,是多么好的绘画素材啊。那浪头高数丈触山回的画面,我要把它画得充满力量感。”我又问:“那潮水须臾却入海门去,留下的沙堆似雪堆呢?”他兴奋地说:“这是一种宁静与壮阔的对比,就像人生有起有落。我要把这种感觉画出来,让看画的人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生的哲理。”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原来一首诗可以给画家这么多的灵感,就像这钱塘江大潮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不同的感受一样。浪淘沙 刘禹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