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标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实词的分类;
2.使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实词意思并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
★考点分析★
文言实词,包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指的是文言文中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语。
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对解读文言文题目有的重要作用。文言文的学法和英文差不多,积累和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方法也不可忽略。对于学法和方法的归纳,有助于调整我们学习的方向,促进学习的效果。概括出文言实词的四大考点如下:
1. 通假字
文言句子里本应该用某一个字,结果却是因为音相近或者形相近的原因,被用别的字来代替。那么后一个字就是前一个字的通假字。
2. 一词多义
在文言实词当中,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也是出题的重点。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所谓的本意就是词本来的意义。引申义呢是从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则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3. 古今异义
正如一词多义所讲的,我们可以看到词义古今的变化。第一种是词义扩大,比如,“江”“河”两个字,在古代,专门指长江和黄河,后来泛指了一切的河流,这是词义的扩大。第二种是词义缩小,有些词,今天的意思范围比古代的意思要小,“臭”在古时候,指一切气味,现在专门指难闻的气味,属于词义的缩小。
除了缩小和扩大,还有词义的转移,诸葛亮的《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里面
的“涕”是眼泪的意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是跑的意思。这些词语古代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差
别很大,变成了一个考点。
4.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经常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从常用的用法当中,临时生出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要改变词性。如名词变成动词,“策之不以其道”,“策”本是名词鞭子,却作动词“用鞭子打”。名词作状语,《愚公移
山》的“叩石垦壤,畚箕运于渤海之尾”,“畚箕”使用畚箕装,属于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的“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苦”后面跟着宾语“秦”,具有了动词的性质;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
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典型例题★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傅永发愤读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卿言多务( )
(4)寻复南奔( )
(5)唯傅修期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手练习】
商鞅事魏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①。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②,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孙痤召鞅
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③,王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勿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①中庶子:职官名称,管家。②公孙鞅:商鞅本姓公孙,事秦后因有战功,封商十五邑,号商君,因称商鞅。③若: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鞅少好刑名之学()
(2)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3)王许我()
(4)且见禽()
2. 下列句中与“愿王举国而听之”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
C. 康肃笑而遣之
D.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的一项是()
A. 魏惠王亲自来探病,公叔痤趁机大力推荐公孙鞅,可见他一心为国。
B. 公叔痤很想把公孙鞅推荐给魏王,可见他对公孙鞅的赏识。
C.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可见公孙鞅聪明过人。
D. 公叔痤先要求魏惠王杀了公孙鞅,后又劝公孙鞅离开魏国,可见他的虚伪。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不许我。
(2)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 kuàng 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浑浑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
发着馊臭的味儿。
(1)给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黏汗____________ 空 kuàng___________
(2)文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4)《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_______________的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家的洋车,因此他把_______________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
(5)造成小说主人公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①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②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
(选自司马迁《史记》)
孙权劝学练习题【注】①大梁夷门:战国魏都城的东门。②摄:整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家贫 贫:__________
(2)为大梁夷门监者为:__________
(3)欲厚遗之遗:__________
(4)欲以观公子以: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公子”和“侯嬴”的品质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