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里的情作文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民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浓浓的情。
小时候,最喜欢的莫过于过年。一进入腊月,那种喜庆的氛围就像酵母发酵一般,在空气中悄悄地弥漫开来。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屋、置办年货,而我们小孩子则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记得有一年,家里决定自己动手蒸年糕。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一大早,奶奶就把糯米和大米泡在水里,泡了足足有半天的时间。午后,阳光洒在院子里,金灿灿的。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米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拿到村里的磨坊去磨成粉。我也跟着去凑热闹,磨坊里弥漫着浓浓的米香,那味道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粉磨好拿回家,真正的“大工程”才刚刚开始。奶奶把一个大大的竹匾放在堂屋的地上,然后把米粉倒在里面,加上水,开始揉面。这可是个力气活,只见奶奶双手用力地揉搓着,面团在她的手下渐渐变得柔软有弹性。妈妈在一旁帮忙,时不时地给奶奶擦擦汗。我呢,也没闲着,一会儿给她们递水,一会儿又好奇地伸手去戳戳面团。
面团揉好后,要分成小块,然后放进蒸笼里蒸。蒸笼是那种老式的竹蒸笼,一层一层地摞起来,足有半人高。爸爸负责烧火,厨房里热气腾腾,他的脸上也挂满了汗珠。我站在门口,看着蒸汽从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幻想着年糕出锅时的美味。
终于,年糕蒸好了!打开蒸笼的那一刻,香气扑鼻而来。白白胖胖的年糕冒着热气,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奶奶把年糕倒在竹匾里,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平。这时候,爷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枣,一颗一颗地镶嵌在年糕上。红枣的红和年糕的白相互映衬,好看极了!
等到年糕稍微凉一些,奶奶就会切下一块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红枣和软糯的年糕在嘴里交融,那滋味,简直美极了!
除了蒸年糕,过年还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比如贴春联,每到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就会搬来梯子,我在下面给他递春联和浆糊。看着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顿时觉得家里充满了喜气。还有除夕夜的守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说说笑笑,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办年货这些民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们承载着家人之间的关爱,传递着
邻里之间的温暖。在这些民俗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乡情,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很多民俗也在逐渐简化。但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每当想起那些热闹的场景,心里总是暖暖的。民俗里的情,就像陈酿的老酒,越品越香,越品越让人陶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