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观潮》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散文名篇,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经过和感受。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的渺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这篇课文属于阅读理解课,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四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观潮》这篇课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观潮》这篇课文,学生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如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词语的搭配和运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等。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的渺小,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
《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生字词的掌握。课文中出现了一些较难的生字词,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的认读和理解。
5.文学手法的领会。课文中运用了一些文学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学生需要理解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6.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课文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的渺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观潮》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7.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8.问题驱动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9.读写结合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复述,同时也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表达和交流中。
六.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观潮》。
环节二: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三:讲解生字词
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帮助学生进行认读和理解。
知识点儿整理:
《观潮》这篇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0.生字词: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如“潮、涛、沸、涌、催、银、灰、垄断、奇观”等。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掌握这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意义。
11.词语搭配:课文中出现了一些词语搭配,如“潮声、涛声、沸点、涌动、催促、银光、灰蒙、垄断、奇观”等。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词语搭配的意思,并能够正确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2.句子结构:课文中有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如“潮声如同雷鸣,涛声如同山崩。”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句子的结构,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13.文学手法:课文中运用了一些文学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学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4.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描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5.写作技巧: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6.文化素养:课文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学生需要了解这一自然奇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17.价值观:课文通过描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观潮说课稿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同步作业练习题:
一、生字词练习
18.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形式:
(1)潮声_______ (2) 涛声_______ (3) 沸点_______ (4) 涌动_______ (5) 催促_______ (6) 银光_______ (7) 灰蒙_______ (8) 垄断_______ (9) 奇观_______
答案:1. (1) 潮声 (2) 涛声 (3) 沸点 (4) 涌动 (5) 催促 (6) 银光 (7) 灰蒙 (8) 垄断 (9) 奇观
二、词语搭配练习
2.选出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
(2)潮声如同_______ (2) 涛声如同_______ (3) 沸点是_______ (4) 涌动表示_______ (5) 催促意味着_______ (6) 银光映照_______ (7) 灰蒙的天气_______ (8) 垄断市场的_______ (9) 奇观吸引了_______
答案:2. (1) 潮声如同雷鸣 (2) 涛声如同山崩 (3) 沸点是高温 (4) 涌动表示人 (5) 催促意味着提醒 (6) 银光映照水面 (7) 灰蒙的天气降临 (8) 垄断市场的巨头 (9) 奇观吸引了游客
三、句子结构练习
3.仿写下列句式:
(3)潮声如同雷鸣,涛声如同山崩。
(4)钱塘江大潮来临,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答案:3. (1) 鸟鸣如同音乐,蝉鸣如同歌唱。
(2)雪花飘落,大地一片银白。
四、文学手法练习
4.选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
(5)潮声如同雷鸣。
(6)涛声如同山崩。
(7)潮水涌动,如同千万匹白战马奔腾而来。
(8)银光映照水面,波光粼粼。
答案:4. (3) 潮水涌动,如同千万匹白战马奔腾而来。
五、阅读理解练习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9)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时候来临的?
(10)人们为什么会驻足观看钱塘江大潮?
(11)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答案:5. (1) 钱塘江大潮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来临的。
(3)人们会驻足观看钱塘江大潮,因为它是自然界的奇观,非常壮观。
(4)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想要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
六、写作技巧练习
6.根据下列开头,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开头:那天,我来到了钱塘江边,看到了壮观的景象。
答案:6. 那天,我来到了钱塘江边,看到了壮观的景象。江面上的潮水翻滚着,如同千万匹白战马奔腾而来。潮声如同雷鸣,震耳欲聋。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我站在江边,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的渺小,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七、文化素养练习
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钱塘江大潮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它发生在哪个省份?
(13)钱塘江大潮的发生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14)钱塘江大潮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答案:7. (1) 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浙江省。
(5)钱塘江大潮的发生与月球引力、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6)钱塘江大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被视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一大奇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八、价值观练习
8.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想要传达怎样的价值观?
(16)从钱塘江大潮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哪些对生活和人生的启示?
答案:8. (1) 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想要传达尊重和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7)从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