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启示)
摘要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趋势,并推进了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 我们一方面要从过去的几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几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受益国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和启示;另一方面又要结合我们本国的特点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最新发展的态势,出最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这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大调整,趋势,国际经验. 启示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7月时的3.4%下调至3.3%。这是IMF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IMF还将全球明年经济增速预期由4.0%下调至3.8%。种种迹象表明,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态势正在遭遇挑战。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对正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而言有三大启示。
  首先,要更加注重稳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跛足前行、弱势复苏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
常态。因此对中国而言,必须将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多转向内需投资和消费。这就需要一方面要保证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努力释放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
  其次,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避免运用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手段。要更加注重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而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此次IMF之所以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主要是出于对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担忧。这两大经济体正面临着类似的矛盾若进一步注入资金以刺激经济增长则有可能引发新的债务危机,若收紧资金以弥补财政缺口则有可能导致经济停滞。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被动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大经济体此前为刺激经济过于依赖于量化宽松等“猛药”,进而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鉴此,“微刺激”仍应成为未来中国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基调。
  最后,虽然危机爆发后,各国依靠灵活多样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来推动经济复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此次危机本质上是由于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所导致,因此要真正走出危机,必须要推进结构改革。
  然而,不少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显得步履维艰。如今,全球经济复苏再次出现反复的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只有刺激没有改革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这一结论对中国同样适用。未来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底气十足,但要想让潜力变为现实,让经济真正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还需要在控制地方债、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多方面做出更多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努力
第三,当代世界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同样明显,国与国之间、国际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化,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既置身于本区域内部的分工中,又置身于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一国的结构变动既深受国际分工变动的,也影响周边其他国家的结构变动,并迅速波及到全区域;而一个区域的结构变动又往往波及到全球其他区域。因而,从全球范围看,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间的相互依存、互动作用日益明显和深化。
2.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度的开放是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而不断提高的。产业结构的开放促使产业结构开放效应提高。
首先,一国开放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仅是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国际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就越强。要开拓国际市场就需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促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延长了产业的生命周期;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加快了产业转换升级的进程。
其次,要素贡献来自资本、技术和信息三个方面。在当代经济开放和结构开放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从一个国家来看,外资的流入流出都伴随着产业的变动和发展,资金缺乏的国家通过利用外资,缓解本国资金的不足,加快经济的发展;资金富裕的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不仅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并以此突破他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国外销售市场,而且可以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的流动是与技术的转让和引进相联系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技术转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改造现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并使出口行业的竞争优势强化,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开放的经济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世界经济和市场的信息,对各国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