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有效  让情飞扬
六年级上册《暮江吟》案例与反思
邾城街第六小学刘晓琳
学习内容简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对两组景物的吟咏,率真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领悟并想象、描述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准备:课件 课前搜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和其写景的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读诗题
师: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天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今天我们先走近白居易星座,摘几颗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我说诗题,你们吟诗,行吗?《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送别情。
师: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传世佳作,还记得他写的《大林寺桃花》吗?
生:(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师:白居易一生留下近三千多首诗,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唐朝三大有名诗人之一。你知道白居易的奇闻轶事吗?讲讲其人其事吧!
    1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他写完诗后,总要读给老百姓听,看老百姓听不听得懂。
2:白居易晚年受佛教影响深,最后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
师:白居易一生与诗有着不解的情缘,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什么诗呢?请看老师写诗题,注意:的写法,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注意的读音,一起正确地读诗题。
生:读诗题
生:从字我知道这首诗写太阳落山后,作者在江边吟诗。
师:白居易吟了一首什么诗呢?请看——(出示全诗)。
二、初读正音  自学知意
师:你能正确地读出这首诗吗?自由练习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平舌音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
生:(齐读全诗)
师:古诗词最讲究韵律美,对仗工整,节奏分明,我们能读出诗的韵味吗?我们首先要知道
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同学们我们以前用些什么方法来理解诗的大意?
生:看插图学习,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资料等。
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先试着理解一下诗中讲了什么,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交流。
师:(巡视,指点学习方法)
师:你们自学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1:我不懂: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是什么意思?
2:太阳快落山了就称为残阳。
3九月初三夜是什么意思?
4:是我国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
师:我国古代人习惯将每月的上旬称为初几,习惯说法沿用至今。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情景?
1:刚要回家的太阳,斜照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镶嵌在草上,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2:他讲得很清楚,我提出一点异议:江面真的是平均分吗?一半呈红,一半呈绿吗?
3:不可能分得那么平均,应该是受光多的呈红,受光少的呈绿,用是讲究对仗工整。像第一行的一道也不是一道,是虚指的。
师:一个会讲,一个会听,一个会评,你们都会学习。我们再来正确断句吧,试试看读出诗中的韵味来吧!
生:(练习)师:谁来勇敢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生:她节奏把握得准,读出了诗味。
师:我们一起来有节奏地吟诗吧!
生:(吟诗)
师:听着你们吟诗,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唐朝。但仅仅读出诗味还不够,我们还要像白居易一样吟诗,吟出诗人的情,先还是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景吧!这景中有几幅图?
生:两幅图,一幅是夕阳沉,晚霞映红图;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莹图。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再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生:从九月初三可见是深秋时节景。
师:这深秋的景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吗?
1:美!
2:美不胜收。
三、精读品美,美读悟情
师:你真是白居易的知已呀!景美,美在哪?我们还是一句一句地品品吧!像品茶一样,需要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你从哪儿品出了美味
生:我从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品出了景美。字仿佛说我看到了柔和的阳光安闲地照过来。
师:(出示第一行的诗)能给字换个词吗?
生:照、射……
师:做做的动作,从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做动作)
1可见太阳是靠近地平线是平铺在水中的。
2可见阳光柔和。忆江南 白居易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生2读第一行诗)
3可见阳光铺过来的动作舒缓,照在身上很舒服。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3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残阳是贴近地面照过来的,像在江面上,还写出了光线柔和,动作舒缓,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齐读第一行诗)  (出示画面)
师:请看这幅夕阳图吧!我们再来读第一行诗,读出诗中美来。
(生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字残阳铺过来让人觉得真舒服,生活多么安闲呀!我们再来带着这种感觉读。
(生读第一行诗)
师:读诗就要抓住关键字来品读,真不错。残阳铺在江面上,江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看第二行诗,用学习第一行诗的方法来品读,看你从什么地方品出景的美?
(出示第二行诗)
生:我从瑟瑟中读出江面上颜美。
师:江面上泛起了细小的微波,在残阳的斜照下,受光多的地方变成了红,受光少的部分呈现出深绿,多么像什么?请用比喻句描述。
(出示画面)
生: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师:闭上眼睛走进这画面中去:柔和的残阳平铺在江面 ,江面上微波粼粼,像铺上了玛瑙,像铺上了碧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请同学们对照画面读读这一行诗吧!(出示夕照图)
(生读第二行诗)
师:景物的变化多么让人惊叹呀!我从你们读中听出来了。我们来读第一、二行诗,女生就是那残阳,男生就是江面。(男、女生接读)
师:我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景心中怎样?
生:我心中喜之不尽。
师:读出这种情来吧!再来接读。
(男、女生读第一、二行读)
师:诗人就这样站在江边赏景吟诗,不知不觉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他又看到了更新的景,请看新月图,你从哪儿读出了景美?我们用学习第一、二行诗的方法:抓住关键字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1:我从真珠中品出了新月图美。
师:诗人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新月比作弓,可见露水、新月有什么特点?
1:露水很圆润,还闪着光芒。
(出示第四行诗)师:是呀,圆润的露水被新月的清辉一照,显得多么晶莹,在草叶上滚来滚去多么可爱呀!读出这种感觉来。(学生读露似真珠
2:新月很弯,像一把弓。
师:九月初三是月初,此时的月是上弦月,很弯很弯,像一把精致的弓挂在天空。(边描述边画简笔图),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读月似弓
师:圆润的露水借助新月的清辉发出光芒,我们来读第四行诗,读出景美来吧!
师:小声点!别把露珠震落下来,再读——
(生再读第四行诗)
师:多么安静的夜晚,多么和谐的画面,请看图——
(出示新月图)为什么诗人只写
1:这是深秋有代表性的景吧。
师:杜甫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也写了。今年九月初四是寒露,寒露节意思露气寒冷即将凝结,寒露节气到来意味着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容易出现露水。是深秋最有代表的景,而月呢?
2:月是诗人最爱写的对象,是诗人的最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
师:圆润的露珠似真珠,精美的月亮似弓,于是诗人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生吟诗,出示句子)。
师:把感觉放进去赞美这夜吧!
(生再读)
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生:可怜。
师:在诗人眼中的这露水,这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爱,不自由主地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那诗人对这景的爱仅仅是景美吗?请看补充资料边读边想。
(出示补充资料)(生读)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31岁时步入仕途,当时朝政昏暗。宰相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贬或罢,白居易也因上书极言不当被贬,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陷入政治斗争中。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因为克尽职守,屡陈时政,使皇上、权臣对他不满,终日多忧惕,他恐再遭权贵谗害,不敢久留在朝中,便请求离京,于公元822年去杭州上任,以避开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