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古文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附有答案和译文)
第一课《桃源源记》
第一篇: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并怡然自乐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C.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 以刀劈狼首
B.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其一犬坐于前
C.余顾而慕之 结友而别
D.盖江北之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②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第二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
③子之哭也:( ) ④小子识之:( )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4分)
A.何为不去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苛政猛于虎也 贤于材人远矣
C.夫子式而听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乃不知有汉 蒙乃始就学
3.小石潭记练习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5.请你结合文中画线句描绘一下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在结合内容谈谈桃花源人、
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第三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
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②强记书传 ( )
③生有神力,未冠( )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B.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C.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D.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4.甲、乙两文同样写了人物,甲文写桃花源人生活和平,而乙文写岳飞年少有志,但写人物的手法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第四篇: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乙】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 。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
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