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史·花云传》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2、《宋史·何灌传》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3、《宋史·萧燧传》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4、《明史·马文升传》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5、《北史·来护儿传》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6、《宋史·孙傅传》
(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7、《旧唐书·于休烈传》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
8、《旧唐书·李揆传》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9、《苏辙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10、《海峰文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11、《陶学士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12、《清史稿·陶澍传》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13、《家有名士》
(1)浑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
14、《郑思肖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15、《元史·彻里》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16、《晋书·列传第三十九》
(1)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17、《阴兴传》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兴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18、《镇海县志》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
19、《小仓山房文集》
(1)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以为不朽之人也。
20、《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1)如欧阳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21、《战马记》
(1)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2)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
22、《宋史· 郭浩传》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23、《明史·韩文传》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24、《新唐书·韦凑传》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25、《偃虹堤记》
(1)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2)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3)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
26、《资治通鉴》
(1)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2)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27、《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28、《魏叔子文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2)乡里人皆欷欽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29、《朱竹君先生别传》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30、《庚初广志》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31、《逊志斋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32、《宋史·赵立传》
(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赵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2)以书趣刘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33、《梁书·王筠传》
(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34、《吴德基传》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35、《截冠雄鸡志》
(1)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2)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3)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36、汉墓竹简校本《六韬》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37、《明史·卢象昇传》
(1)卢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2)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38、《张耒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39、《太平州学记》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40、《三事忠告》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41、《荆川先生文集》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2)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42、《晋书·虞溥传》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子之徒,亦颜子之伦也。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43、《赠医者汤伯高序》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44、《曾公亮》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45、《陈登云》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46、《傅珪》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47、《桓公问于管子》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48、《琅嬛福地记》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49、《 李台州传》
(1)季思轶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3)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部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50、张岱《家传》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人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51、《晋书·羊祜传》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52、《晏子春秋》 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53、《后汉书•赵憙传》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54、《宋书•谢弘微传》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5、《论衡•自纪篇》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56、《王文简公文集》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阴兴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57、《樊川文集》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58、《陈书•列传第二十六》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发布评论